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G8會議一年一度,跟這個世界最富國俱樂部唱反調的組織和個人也差不多一年熱鬧一回,這本已見怪不怪了。
在這些花樣百出的反對聲浪中,"窮國論壇"的聲音尤為引人矚目。這個號稱"反G8窮國峰會"的大會于6月4日、搶在G8召開前,在非洲窮國馬里西南、以出產棉花著稱的小城錫加索(CIKASSO)召開,與會者包括貝寧、馬里、尼日爾、科特迪瓦、塞內加爾、幾內亞等非洲國家、南美的圭亞那,以及歐洲一些反貧困組織的千余名代表。為期5天的會議吸引了全球關注的目光,與會者所發出的對G8成員國漠視窮國利益的不滿,也透過各國記者的報道,清晰地傳遍世界各個角落。
這個"峰會"從組織到規模都乏善可陳,與會者多是些非官方人士,說是"峰會"有些名不副實;非但如此,5天的會期,開、閉幕式和分組討論大部分竟放在露天會場舉行,"窮國論壇"果真窮得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第一屆窮國論壇:這項于2001年在馬里西比村(CIBI)一圈茅草屋里誕生的"反G8峰會"至今已是第七屆,每次都搶在G8會前幾天召開,討論的議題、發出的呼吁也大體差不多,何以此次"窮國峰會"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反響?
近年來經濟的全球化為G8各國帶來巨大收益,但貧困國家、尤其非洲貧困國家卻從中收益不多。G8各國在歷年峰會上每每強調幫扶窮國,扶助非洲,也多次許諾減免債務,加強援助,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本次窮國論壇東道主、非洲債務與發展聯盟(CADD)執行主席杜朗蒂埃.陶(DounantiéDao)指出,僅2006年,G8成員國許諾提供給非洲的援助就有8億美元打了水飄。一些非洲媒體,如阿爾及利亞《論壇報》、安哥拉《潛力報》等紛紛刊出評論,認為G8的做法是"只肯減幾分要不回的舊債,卻不肯給一文看得見的新援",此次窮國論壇上,一些發言者也認為,富國的邏輯是"世界需要兩極分化,需要比富國多得多的窮國",因為"倘窮國發展起來,可以自給自足,生產自己必須的制成品,同時消耗自己產出的能源、原材料,那么發達國家將既無法兜售自己的工農業產品,也無法從窮國獲得像今天這樣便利的原料供應",一些代表甚至尖刻地諷刺道,在非洲消滅疾病對G8有什么好處?誰不知道西方幾大藥品巨頭都是靠非洲發得橫財?
與會者和評論家還指出,由于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由G8成員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非洲和其它窮國的援助既少又苛刻,完全無法滿足其擺脫貧困、健康發展的需要,因此,非洲和其它地區窮國必須"自己掌握命運",盡快成立一個足以取代世界銀行地位的、"窮國自己的"經援機構。
可以說,正是G8富翁們對非洲和其它地區窮國的屢屢口惠而實不至,正是這些窮國和窮人們不滿的情緒越來越高漲且越來越得到世界輿論和更多民眾的關注、理解和同情,才使得這屆寒酸的"窮國高峰會議"所發出的信號比以往各界更強烈、更鮮明、更有影響和震撼力。
當然,窮國畢竟是窮國,能做的畢竟有限,取代世界銀行地位的"窮國自己"經援機構別說難以實現,即使實現,也勢必因資金無著而舉步維艱,正因如此,好幾個非洲國家的元首在本國代表于錫加索振臂高呼、和G8對抗同時,卻迫不及待地飛往德國,去跟G8的富人們握手。道理很明顯:窮國的發展,本質上離不開G8的幫助,這點就連"反G8峰會"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也直認不諱。
然而,正如關注"窮國論壇"的非洲媒體所指出的,G8各國必須"尊重求援者",切實兌現其在每年峰會上對窮國的承諾,否則,窮人的嗓門將越來越高,震撼力也勢必越來越大。
(文章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立場)
(文/研究員 陶短房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