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我姐有一個閨密,名字很是好聽,疊字“弋弋”。她的哥哥,叫“戈戈”。他們的妹妹,叫“箋箋”。“戈戈”的兒子,叫“戎戎”——看上去就是一家人。我曾跟弋弋姐開玩笑,她要是生個孩子,只能叫“戒戒”了。他們的爸爸是個文化人,在取名字這一點上佳作不斷。
一天,看作家聶華苓寫的一篇懷念梁實秋的文章。她寫道梁家有一個幫傭的小姑娘,叫做“春綢”,是她聽過的最好聽的名字之一。果真是好聽。我上一次見到好聽又不復雜的名字,是整理一份學生名單,有一個孩子,叫做“李岸”。
取名字是件很復雜的事情。中國人那么多,一般人的名字頂多只有三個字,往往復復,就有了那么多重名的人。中國現在有130多萬個劉波,105萬個李剛,90多萬個張勇,80多萬個王軍。
大家都希望自己獨特,于是常見的歧途就是用生僻字。殊不知,那些電腦字庫里難以打出來的生僻字會給孩子的前程造成多大的麻煩。垚,翙,眚,琞,屾,劼,燊,誩,甦,禔,你認識幾個?能打出來幾個?這些可不是我生造的,都是從已有文本上粘貼過來的。
念不出口,打不出字,那個坐在電腦前輸入了N個名字后早已煩躁不安的小秘書就會在心底咒罵、怨恨,你的生命里無端地就多了個在暗處的仇家。就算所有的錄入員都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但電腦字庫中不存在的名字,最終往往就變成了紙上的空白,或者被一根筋的電腦系統生生當作錯誤,自動將你篩掉——你的命運因此與無數個機會失之交臂,你卻渾然不知。
最好的名字,應該是用常見的字造出了不一般的意境,譬如“春綢”、“李岸”。我的名字算是中策了,雖然難念,但好歹電腦輸入法還能打得出來。
最后,再告訴您一件事。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一家人,姓葛。這本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事,只是,苦了我每次見到弋弋姐的哥,就得母雞打鳴一般,叫“葛戈戈哥哥”。
(來源:《環球人物》雜志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