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7年9月18日上午9點30分股市開盤前,華爾街依舊籠罩在美國次級信貸危機的陰云之下,雷曼兄弟的第三季度財務報表在此時出爐。作為美國商業按揭抵押債券的最大承銷商,雷曼兄弟的季報業績將直接反映目前信貸市場的現狀,以及金融機構在危機中的損失情況,所以備受市場關注。
次級信貸作為一項中國金融市場上沒有的金融產品,國人很難從正面去體會這次它闖的“禍”到底有多大,但單從美聯儲選擇在同一天(9月18日)宣布四年來的首次降息,便可知事態之嚴重。這被看作是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在一輪強勁增長之后的拐點。
盡管雷曼兄弟的虧損低于預期,但作為舵主的理查德·福爾德,顯然應該事先規劃好預備方案,畢竟,雷曼兄弟就像他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一樣,容不得半點閃失。
“典型的反面教材”
雷曼兄弟公司的前身,據傳最早是美國內戰前的一家商品中間商。福爾德在1969年加入,從底層的商業票據交易員起步,一直做到今天的CEO,可以說他是看著雷曼兄弟公司長大的。
用福爾德自己的話講,“早期的雷曼兄弟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那個時候的員工心里只有小我,沒有一個人能把公司的理念和文化傳達給客戶。”
鮑比·雷曼(雷曼公司的資深合伙人)帶領雷曼公司熬過了1929年的大蕭條,并且一直掌舵直至上個世紀50年代。說起鮑比·雷曼,福爾德用了“大師級”來暗諷他在刺激員工內部不健康競爭方面的能耐。“他讓員工非常賣力地工作,卻把連接他們彼此關系的紐帶拿掉了。結果就是每個人都在玩命埋頭苦干,卻沒有人分享想法和經驗,也沒有人愿意為共建有益于公司的人際關系出一份力。”
缺乏團隊協作,直接導致了雷曼兄弟的業績大幅下滑,并于1984年被售予美國運通公司,成為美國運通旗下希爾森部門的一部分。“失去了自己的公司,我和大家一樣內疚。”60歲的福爾德在談到這段經歷時依舊充滿自責。
不過命運給了福爾德第二次機會。并入美國運通之后的雷曼兄弟內部發生了嚴重的爭斗,經營狀況陷入一片混亂。美國運通在經歷了十年虧損之后依然無法成功整合雷曼兄弟的業務。1994年,美國運通決定把雷曼兄弟剝離出去,并任命福爾德去負責。“我當時沒有預想到自己能成為一把手,只是在那段期間里,雷曼的高管們差不多都走光了,我是唯一堅守的。”
新官上任的福爾德恢復了公司的名號“雷曼兄弟”,并開始重組。那個時候沒有人看好資薄體弱的新雷曼兄弟。
安頓好每一個員工
“被賣”的陰影似乎總是糾纏著這個命運多舛的公司。2000年和2001年間,華爾街再次盛傳雷曼將被收購的消息,公司內部一時人心浮動。福爾德召開員工大會,斬釘截鐵地說,“事實上,我們確實可以把公司出售,然后替他們打工。你們可以選擇在一個巨無霸集團里為蠢貨工作,也可以選擇在這里為我工作。”在那之后,收購一事再無人提及。福爾德也由于他的強硬態度,被《商業周刊》冠以“華爾街‘斗牛犬’”的綽號。
不料,人心剛穩定不久,雷曼兄弟公司便遭遇了“9·11”事件。隨著世貿中心雙子塔的倒塌,華爾街幾千家公司的業務瞬間中斷。而雷曼兄弟的總部就設在倒塌的雙子塔里。在這個空前依賴IT系統的年代,總部辦公室的毀滅,意味著絕大部分主營業務的癱瘓。沒有了寬敞明亮的辦公室,福爾德該如何把總部近六千名員工召集起來,并得以“保身”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福爾德一直倡導的團隊精神此時發揮了關鍵作用。他果斷快速地將一家酒店作為臨時總部,把上千名員工遷往紐約和新澤西地區的20多家分公司,王牌投資銀行家們被安排進酒店標準間,每三個人共用一間僅十幾平米的標準間,他們不僅毫無怨言,而且還將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這在當時的華爾街傳為佳話。
在福爾德的帶領下,雷曼兄弟的年收入和資產收益率,從1994年的7500萬美元和2.2%,分別飆升到2005年的320億美元和19.4%,從屢屢被出售的雞肋,躍升為世界500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