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與他的時代
作者:吳景平,郭岱君編著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3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是世界著名的智庫,擁有享譽全球的圖書及檔案,其中包括蔣介石日記、蔣經國日記、國民黨黨史資料、宋子文文件等,對于近代中國政治、經濟、外交諸多領域的研究,極具價值。自2004年起,復旦大學與胡佛研究院的學者開始合作,整理與研究胡佛典藏的近代中國人物檔案。
《宋子文與他的時代》一書收錄了250余幅珍貴照片、書信、電報、證明文書等文獻資料。這些照片和文獻資料均是從宋氏后人保存的大量宋子文私人材料中精選所得,記錄了宋子文的家庭、留學和從政經歷、國務活動、社交游歷、晚年生活等方面的情況。
狂人劉文典
——遠去的國學大師及其時代
作者:章玉政著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5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關于劉文典的傳記。劉文典是一位長期被歷史忽略的國學大師,他“二十歲就名滿大江南北”,極具傳統士大夫的傲骨,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總是一副“狂生”模樣。他師承劉師培、章太炎,結交胡適、陳寅恪,和聞一多、沈從文有分歧,追隨過孫中山,營救過陳獨秀,痛斥過蔣介石。
作為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劉文典內心追逐的永遠是獨立與尊嚴。本書作者歷經三年多時間,搜集大量一手資料,為讀者展現一個個看似平淡的歷史片段,實則寄寓著對當今知識分子命運的觀照與叩問。
政治與人生:中曾根康弘回憶錄
作者:(日)中曾根康弘 著,王曉梅 譯,王柯 審校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5
本書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自己撰寫的回憶錄。其中既能看出政治家的謀略,也不乏優美雋永的文字。
政治家就像豉蟲一樣。漂在水面上有時同向而行,有時逆向而行,過些時候又會同行。但是,如果游入大河的話,就都會被急流沖走。今天的政敵也許就是明天的朋友。
政治就是一首人生交響曲,也是由人們組成的一部電視劇,有時是悲劇,有時是喜劇。政治是一種統治行為,因此,它就是人們的喜怒哀樂、理想、愛情、謀略、敬佩、背叛、恩怨等各種各樣的人性交織的曼陀羅。
現在,我深切地感到政治也好、人生也罷,運氣是很重要的。雖說“天時、地利、人和”,但沒有運氣也難成大事。在歷史進程中出現這種必要時,仿佛神明就會將恩寵帶給某個個人或國家。
——中曾根康弘
陳寅恪與傅斯年
作者:岳南 著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
在20世紀初的學術大師中,有些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界產生巨大影響而為后人所懷念;有些除輝煌的學術造詣,還留下了制度性的遺業,在學術界維持著長遠彌久的影響力。前者當以陳寅恪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屬。
陳寅恪與傅斯年均出身清代名宦之家。陳先后留洋16載,通曉20余種文字;傅乃五四運動北京學生游行總指揮,海外留學7年,與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共同度過了4年時光。二人學成歸國,陳氏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為聞名天下的“四大導師”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開南國一代學術新風。北伐成功后,被譽為“人間最稀有的一個天才”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而“三百年來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陳寅恪出任史語所歷史組主任。傅、陳二人這一歷史性的聚合,開創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學術流派。
令人扼腕的是,這對同學加姻親關系(陳寅恪嫡親表妹、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俞大縝乃傅斯年之妻)的曠世天才,最后的結局卻是一個無聲地倒斃在臺灣孤島會議大廳,一個默默死于大陸嶺南病榻。
本書敘述了陳寅恪與傅斯年成長、留學以及在動蕩歲月中顛沛流離,執著學術事業的艱難歷程。生動地展現了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紀上半葉知識分子心路歷程與精神追求的心靈史詩,讀來感人淚下。
(來源:《環球人物》雜志 編輯:劉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