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上 無名英雄
[ 2008-09-28 09:53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月8日,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全世界40億觀眾是幸運的,目睹了1000年來最壯觀的一次盛宴,北京的開幕式也許勝過了奧運會比賽本身,它標志中國新時代的到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完美地融合,中國已然摘得‘第一枚金牌’!”正如一位香港記者所說:“即使用盡斐然文采,也無法真實、完整地形容北京奧運之夜的盛況,更無法準確、全面地抒發出看完演出后的激動心情。”一時間,世界各國媒體的盛贊撲面而來。

在這塊無比榮耀的“金牌”背后,有著導演和設計人員的絕妙構思,有著燈光和焰火營造的璀璨效果,更有著成千上萬默默無聞的演員、志愿者和標兵們的汗水和努力……我們需要記住的,不僅僅有張藝謀、劉歡和李寧,更應該有那些無名的英雄,正是他們讓這一夜的中國,變得更加美麗、更加自信!

歌唱祖國的小姑娘

奧運之夜,主會場“鳥巢”成了歡樂的海洋!

開幕式進行到第6分鐘,伴隨新的一幕拉開,熱鬧的“鳥巢”倏然安靜下來。一個紅衣小女孩款款而立,仿佛天籟般的聲音“震”了全場:“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9萬觀眾全被這份出乎意料的甜美和純凈打動了。幾秒鐘后,全場觀眾開始合著節拍,伴著這個稚嫩的聲音唱了起來……

“她給開幕式帶來第一個意外驚喜!”“她的演唱是開幕式的成功創意!”“我的眼睛都濕潤了!”……開幕式迅速催生了一顆“新星”,幾分鐘后,“紅衣小女孩”迅速紅遍網絡:她叫林妙可,9歲,北京東城區西中街小學三年級學生,網友們親切地稱她“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

臺上3分鐘,臺下一年功。從去年6月進入開幕式導演視線,接受歌唱培訓,林妙可已經準備了一年多。“如果算上她此前學過的兩年聲樂和四年舞蹈,小妙可應該算是‘臺下7年功’了。”林妙可的爸爸林輝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林妙可出生于一個很有藝術氛圍的家庭,她的爺爺是位畫家,爸爸是個攝影記者。從小受家庭的熏陶,小妙可擅長唱歌、舞蹈,還會彈鋼琴。孩子從小可能得益于爸爸的攝影工作,鏡頭感很強,還很會擺造型。別看妙可年紀小,她的“演藝經歷”卻很豐富,經常參加一些文藝活動和藝術節,還拍過電視廣告。

2007年4月11日,小妙可參加了一個奧運宣傳片的拍攝,也正是這個片子,讓張藝謀記住了這個大大眼睛、大大酒窩的小姑娘。幾經周折,張藝謀讓助手找到了小妙可家的電話,“要孩子去試試音”。

林妙可的媽媽劉平告訴記者,他們最初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試音的。一個鋼琴練習曲,老師只是簡單地彈奏了兩遍,小妙可便能記得八九不離十,然后像模像樣地哼唱出來。結果,她和幾個孩子通過了初選。從此,小妙可就在媽媽的陪同下,到指定地點去上“訓練課”。

今年6月13日,小妙可順利地通過了形象和聲音的審核,成為童聲獨唱的候選人之一。與小妙可同時入選的,還有另外一個女孩,兩人分任A、B角色,最終誰是A角色誰上。

小妙可開始在媽媽的陪伴下,乘公交車到“鳥巢”參加訓練。在那里,她一遍一遍地唱,一遍一遍地練。據老師講,小妙可總是像個小大人一樣默默地堅持訓練,很少叫苦,只是訓練完偶爾會向媽媽撒嬌:“我們打車回去吧。”她太累了!

就這樣緊張訓練了一個多月。7月16日,導演組在“鳥巢”進行第一次彩排預演,但讓家里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一天林妙可竟沒有接到參演通知。她媽媽急壞了:“我當時想,彩排沒讓妙可上,肯定是被刷掉了。”她更擔心女兒會接受不了。可誰知,竟然是小妙可笑著勸媽媽:“沒關系,就算沒選我,也還有別的機會嘛。”

就在一家人已經接受了“落選事實”的時候,在第二次彩排的前三天晚上,林妙可家里又收到導演助理發來的短信:“張藝謀導演要求你們明天下午5點到“鳥巢”,盡量穿紅色、鮮艷的裙子,盡量大紅。”全家人重新燃起希望。

第二天一早,劉平帶著小妙可逛了好幾個童裝店,直到下午4點多,才勉強買到一件桃紅色的裙子。她將小妙可和裙子交給老師便回了家,剛走出不到兩站地,又收到導演助理發來的短信:“裙子不合格!”8月2日,眼看第二次彩排就要到了,衣服還沒選好。劉平決定再去商場為孩子置辦“行頭”。直到下午,母女倆一直逛到日壇商務樓的一家童裝店,才總算買到了那件在開幕式上出彩的紅紗裙。

最后兩次的彩排,小妙可很順利地走臺、試唱,但她能不能成為最終登場的那一個,不到最后一秒,誰都說不準!

8月8日下午3點,小妙可早早就跟隨老師來到了“鳥巢”,化妝、休息,誰都沒有給她施加壓力。可家里就不一樣了,全家人焦急地在屋里轉來轉去,一直不停地給導演助理發短信問“上了沒有”,直到開幕式前15分鐘才收到短信:“上了!”

為歡迎八方來客舞動三小時

“8月8日,陰。奧運會真的到來了。我很激動,因為今天晚上,我們要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們5個月艱苦訓練的成果了,希望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圓滿成功……”這是祝海寧在前往“鳥巢”參加開幕式演出的路上,在日記里寫的一段話。

19歲生日剛過兩天的祝海寧,是北京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一學生,她參與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夢想》篇中“笑臉”的演出,并且是開、閉幕式的標兵。標兵就是在運動員入場式環節里,站在場邊歡呼和迎接運動員入場的人。記者8月9日晚見到她時,她剛補完覺起床。由于標兵最后退場,祝海寧和她的同伴們8月9日凌晨4點半才上床休息。

今年3月,祝海寧就開始了奧運會開幕式的體形訓練。4月7日,她和同伴們在清華大學東大操場“秘密”地開始了開幕式演出排練。“我們每天早上5點起床,然后坐大巴到場地進行排練。”為了避免太陽曬傷皮膚,在排練時,她們都戴著帽子、墨鏡,用絲巾蒙著臉,胳膊也戴上長袖套。盡管很炎熱,她們還是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5月29日,祝海寧和她的伙伴們被安排到北京大興進行訓練。訓練場的地面都是土,風一吹塵土飛揚。“這些算不了什么,吃飯才是最讓人發愁的。每天中午,奧組委都會定時送來盒飯。飯菜很可口,還有雞腿呢,”祝海寧笑著告訴記者:“但吃飯的地點卻成了大難題。由于大家太累了,只能把盒飯放在地上,坐在地上吃。”風來了,大家就趕緊蓋上餐盒;有時還會有螞蟻爬進餐盒,她們就用筷子挑出來,接著再吃。

最讓祝海寧難忘的是6月9日。那天是奧運會開幕式演出的第一次合練。下午3點,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開始下雨,祝海寧和同學們都堅持微笑著進行演出。“雨打在身上,很疼,但我們仍然一動不動。我心里特別激動,感覺自己真正長大了。”

6月13日,北京奧組委開始在參加演出的演員中,挑選300名開幕式標兵。祝海寧如愿被選中。

接下來的排練更加艱苦。6月22日,祝海寧第一次進入“鳥巢”排練。每天,她們都要在里面呆10多個小時。最初,為了表現中國人的熱情,導演要求她們統一做“奧運加油、中國加油”的動作。后來,又讓她們根據對五大洲不同音樂風格的理解,自己加入相應的舞蹈元素。

8月8日下午1點,祝海寧和其他演員到達“鳥巢”。她們被安排到地下室演員等候區。開幕式正式開始時,祝海寧和同伴們依然要在地下室等待出場,外面的一切,她們都無法看到。

在表演完“笑臉”環節之后,她和同伴們又回到場地上,頭帶運動帽,身穿白色演出服,圍成一個大大的圈,準備歡迎運動員入場。祝海寧的位置,就在主席臺的正下方。隨著各國運動員陸續進場,她和其他標兵們歡快地跳動起來,場地上形成了一道靚麗、動人的風景線。身后的外國運動員被她們的熱情感染,也不時跟著一起舞動。一位外國運動員甚至加入到她們的隊伍中,拉著她們的手一起跳了起來。由于天氣悶熱,有的運動員還用自己的扇子為標兵們扇風。一位西方運動員對祝海寧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標兵,是“奧運會史上最動感的標兵”。還有一位新加坡的運動員,專門從遠處跑過來對她們說:“你們真辛苦!”

祝海寧和她的同伴們,是所有參加開幕式表演隊伍里演出時間最長的,從希臘代表團第一個入場到中國代表團最后一個就位,她們整整跳了3個多小時。雖然很累,但祝海寧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她在8月9日的日記里寫道:“做奧運會志愿者我很自豪,這是我一生中難得的機會!”

開幕式已經完美落幕,祝海寧和同伴們馬上又要投入到閉幕式演出的彩排中。

我帶古巴代表團入場

在開幕式上,一個個身穿“改良”旗袍、引導各國運動員入場的靚麗姑娘,尤其令人關注。很多網友在網上問:“為什么電視轉播中沒有她們的特寫鏡頭?她們是怎樣被選拔出來的?”

引導員任玲說:“其實,有沒有特寫對我們來說并不重要,只是急壞了電視機前的爸爸媽媽,他們一直等著看開幕式,結果卻發現怎么也看不到自己的女兒,遠遠看去,所有女孩都長得差不多。”

任玲生于1989年,身高1.76米,是北京科技職業學院空乘專業學生。“她是引導員中比較乖巧的一個,”任玲的輔導老師、新絲路模特經紀有限公司的資深形體教師汪桂花說:“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她們的正式稱呼叫‘奧運開閉幕式禮儀引導員’,主要職責是帶領各國運動員入場。”引導員是通過全國海選出來的。第一輪,所有參加選拔的女孩都要錄好視頻資料,得到張藝謀認可的才能進入第二輪。“總的來說,就是挑選那些比較上鏡的。”經過幾輪淘汰,選手們剩下了300多名,大多是藝術類院校的學生,其中包括來自北京22所高校的160多名學生,以及京外的大約200多名選手。

正因為機會來之不易,任玲和其他選手在訓練中都非常認真和努力。她們每天早上都要先跑步、熱身,然后穿著5厘米高的高跟鞋練習站姿,一站就是兩個小時,其間一下都不能動。“第一次練站姿,我站到一個半小時的時候就撐不住了,汗從額頭一直往下流。當時,不知道誰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接著所有人都哭了,我的眼淚也忍不住嘩嘩地流了下來。后來,教導老師對我們說,當時看著我們一邊站得筆直,一邊流眼淚,他們都很心疼。”

任玲坦言,她們在訓練時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如果舉牌子的姿勢不正確,如果訓練不認真,如果體力不夠好,如果心理素質不過關,隨時可能被淘汰。到了這一步,誰都不愿意被淘汰,所以大家都很拼命。”

訓練期間,任玲每天只睡幾個小時,隨時可能被拉到“鳥巢”去參加排練。她已經記不清楚去過“鳥巢”多少次,每次排練,她只有一個念頭:“下次動作應該更標準一點。”她們的動作都有標準:舉牌子時左手上臂和前臂之間的角度應該是90度,左臂和右臂都要與身體成90度角。對一般人來說,保持這樣的姿勢,十幾秒后手臂就會發酸、發抖,可她們要在一個多小時內一直以這樣的姿勢舉著一塊大牌子;為了防止被曬黑,訓練時,她們都被要求穿上灰色褲子、白色上衣,還要戴帽子和袖套,經常有人因悶熱難耐而暈倒;訓練場上的蚊子多得數不清,但不管蚊子怎么叮咬,她們都不能動……兩個月下來,她們的身上已被蚊子叮咬得傷痕累累。任玲指著自己的左眼說,“開幕式當天,我就被蚊子叮了左眼皮,但我不敢碰,一直忍到開幕式結束。凌晨1點,我拿鏡子一照,左眼已經腫成桃子了。”

經過近兩個月夜以繼日的訓練,任玲終于成了225名引導員中的一名。其中的204名是正式引導員,其余21名是替補隊員。任玲被導演組選定為第46號引導員,帶領古巴代表團入場。她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參加帶妝彩排是7月30號,到了運動員入場這個環節時,突然下起了暴雨。當時是凌晨一點多,她們全身都濕透了。她感到很緊張,生怕患上感冒,影響第二天的訓練。“哪知道經過兩個月的訓練,我的身體素質比以前好多了,居然沒有感冒。哈哈!”

開幕式雖然已圓滿結束,但任玲的任務并沒有結束。奧運會閉幕式和殘奧會的開、閉幕式,她們仍然擔任引導員。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她們仍要繼續艱苦地訓練。任玲非常認真地對記者說:“我相信,這種特殊的經歷,將成為我生命中寶貴的財富。”

“鳥巢”里的太極傳奇

“心愿完成了,我沒給中國人丟臉!”奧運會開幕式《自然》篇的文藝表演一落幕,李賀就長吁了一口氣。

8月8日晚,在“鳥巢”舉行的奧運會開幕式上,集體太極拳表演是最搶眼的節目之一。身著雪白綢衫的2008名“太極高手”一亮相,就引得滿場喝彩。

李賀就是2008名“太極高手”中的一員。

22歲的李賀來自呼和浩特,在2008人中,他算得上是“老資格”——不僅因為他年紀最長,還因為他曾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參加過“北京8分鐘”表演。

4年前,李賀還是河南省塔溝武術學校的學生。那年,他從1萬多人中脫穎而出,與其他27名同學一起參加了雅典奧運會閉幕式表演。第二年,他從學校畢業回家,與奧運“失去了聯系”。今年1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李賀見到了過去的教練。當得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也有太極拳表演,他當即要求參加。教練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都無法拒絕李賀”。

就這樣,李賀加入了這支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表演隊伍。但由于多年疏于練習,他在訓練中明顯感到吃不消。首先,自從2005年離校后,他基本上就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訓練,體能遠不如當年。其次,其他演員已集訓半年多,而他才剛加入。為能盡快跟上進度,李賀每天比別人早起半個小時,一面練體能,一面練關節的柔韌性。

開幕式上的太極拳套路,只有4分鐘時間。而為了這4分鐘的表演,李賀和其他演員費盡了心思。他們所表演拳法中的“白鶴亮翅,野馬分鬃”源于陳氏太極拳,而“旋風腳”和“側空翻”又是少林拳的看家招式,此外還融入了其他拳種乃至現代舞蹈的動作。為了方便導演刪改動作,僅太極拳他們就練了幾十個套路,“導演隨時提要求,我們隨時拿出新動作。”

更艱難的還在后面,從7月20日進入“鳥巢”排練開始,表演訓練進入倒計時。“在‘鳥巢’里,每個人都要重新適應方向,要重新找坐標站位,還要適應不再看指揮,而是直接跟著音樂做動作。所以,以前都練得好好的,一進‘鳥巢’就不斷出錯。”為了盡快適應場地,大家把訓練時間從每天15個小時增加到18個小時。“那時候,教練中場喊休息,有的人坐在地上立馬就睡著了。”每晚,李賀結束在“鳥巢”的排練回到住處,都已近凌晨2點。但不管有多累,每天凌晨4點鬧鐘一響,他還是條件反射般蹦起來準備參加訓練。

“到了最后階段,我擔心的不是體力,而是如何防止受傷。”但最讓李賀擔心的事兒還是發生了——

一次側空翻時,李賀摔傷了胯骨,醫生建議他休息至少半個月。他怕被替換下來,便硬撐著不說,咬牙挺進了開幕式。

就要正式出場了!李賀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禱:“千萬別下雨,千萬別下雨……”“鳥巢”場地上鋪的是木地板,一旦下雨就會變得非常光滑,演員穿插跑動時很容易滑倒。“如果摔倒,整個演出就砸了。不過還好,老天爺沒下雨。”

最終,李賀和其他2007名“太極高手”出神入化的表演,贏得了全世界的贊揚。表演結束后,回蕩在身后震天的歡呼聲和掌聲,讓李賀長長地松了一口氣。當時,他腦子里只有一件事:“今晚一定得睡個好覺!”

參加開幕式,卻一眼沒看節目

“奧運會讓我收獲很多。”這是采訪過程中秦光志一直重復的一句話。今年21歲的他來自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到北京參與奧運會一直是他的夢想。在這個夢想激勵下,2006年秦光志成功考取中央民族大學預科班,并以高分通過了奧運志愿者的面試。2008年8月8日那天,他作為開幕式檢票員,從下午2點30分一直工作到凌晨2點。

“很多人都羨慕我能夠參加開幕式,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做志愿者有多累。”在經過了將近半年的培訓和連續3次的彩排之后,秦光志仍然不敢掉以輕心。開幕式當天早上9點,他就來到了國家體育場,接受開幕式志愿者最后的沖刺培訓。下午2點30分,檢票口所有人員到崗。下午4點,觀眾開始入場。除了檢票和指引觀眾進入自己的座位區之外,秦光志還用喇叭不停地進行英文廣播:“Sector H or J,this way please!”下午的空氣有些悶熱,志愿者們很快便大汗淋漓。

突然,檢票的隊伍停住了。原來是有一位女士堅決不讓志愿者撕掉門票上的副券,秦光志趕緊走上前去協調。“她是從外地特意趕來看開幕式的,堅持說要把副券留下來做紀念,但是我們有規定,如果不撕副券就不可以進場。”最終在志愿者們耐心、禮貌的解釋下,這位女士“交”出了副券。“還好,沒有影響到大部分觀眾的進場秩序”。秦光志說起這事,還是有點緊張。

晚上8點整,開幕式正式開始,秦光志還要守在入場口等待遲到的觀眾;晚上9點之后,所有的入場口陸續關閉,負責檢票的志愿者們都轉移到進場的樓梯上待命,這時秦光志才和隊友們輪流去吃了晚飯;夜里11點30分,開始有觀眾退場,秦光志又忙碌起來……因為長時間站立和連續工作,秦光志的腿都麻了,他說只有讓自己不停地動,才能堅持下去,“一停下來就想睡覺”。

開幕式結束后,秦光志又留下來做了大量場館清理工作,等坐上回學校的車時已經凌晨2點多了,“很多人在車上就睡著了。”這一晚“鳥巢”12個入口共有8萬名觀眾持票入場,而檢票志愿者只有200人左右。

參加了開幕式卻一眼都沒看到節目,但秦光志并不感到遺憾。他說:“當看到很多看了開幕式出來的外國人都一個勁兒地向我們豎大拇指贊不絕口時,我感到非常驕傲,那種氣氛只有在現場才能體會到。”“做志愿者,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學會了與人相處,學會了團隊合作,大家齊心協力辦好奧運的決心,讓我非常感動。”

稍作修整后,秦光志還要參加“鳥巢”的其他賽事服務,他說自己已經“迫不及待”了。

小歌手、標兵、引導員、太極拳表演者、檢票員……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他們都說自己是“小角色”。但正是這一個個“小角色”鑄就了奧運會開幕式的輝煌。(來源:《環球人物》)


 

   今日選萃
 
| 關于中國日報網站 | 關于環球在線 | 發布廣告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工作機會 |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视频18~19|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把腿扒开做爽爽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你懂的在线视频| 鲁一鲁中文字幕久久| 女人张开腿给人桶免费视频 | 97影院九七理论片男女高清|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美女胸被狂揉扒开吃奶二次元|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www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 | 人妻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麻豆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chinese国产高清av内谢|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国产剧情中文字幕|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六区免费|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男女做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