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宮崎駿幾乎每部作品都能獲得藝術上和票房上的雙重成功。他堅持手繪,以一種拙樸的手法,創造出接近于童真的世界。他不僅僅是動畫界的一個傳奇,也是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
《環球人物》雜志特約記者 方文由 發自東京 《 環球人物 》
須發花白的宮崎駿再度奔赴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當地時間8月31日晚,這位日本動畫界泰斗的新片《懸崖上的金魚姬》舉行了首映式。光影交錯中,一個夢幻的日本海島呈現在銀幕上。男孩宗介偶然在海邊發現鉆進玻璃瓶里的人魚波妞并救了她。由于舔了宗介手上的血,波妞變成了人類的模樣,拯救了海嘯侵襲下的小島,并和宗介永遠生活在一起。
影片放映結束后,很多觀眾都是哼著“Ponyo,Ponyo,來自深深藍海的小魚……”這首影片的片尾曲而離去。
宮崎駿是威尼斯的常客了,2005年,他曾獲得終身成就獎。此次,宮崎駿雖然沒有再捧小獅子,但他和他的金魚姬同樣是威尼斯的焦點。有媒體猜測,這有可能是宮崎駿的最后一部作品。
在看片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宮崎駿一進入新聞廳,掌聲就熱烈地響起,現場幾乎成為他的影迷見面會。各國記者甚至擁擠著向他索要簽名。面對人們的熱情,67歲的宮崎駿臉上始終帶著率性的微笑,眼神中滿是孩子般的純真。
與動畫相伴的人生
宮崎駿出生于1941年的東京。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二。他們家原本住在東京都文京區,后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住鹿沼市的伯父經營了一家飛機工廠,制造零式戰斗機的尾舵,宮崎駿的父親就在那間工廠擔任主管。在戰爭后期,整個日本物質匱乏,但宮崎駿的家庭仍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
宮崎駿小時候身體羸弱,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漫畫。1958年,日本影史上第一部長篇彩色動畫電影《白蛇傳》(東映動畫制作)上映,還是高三學生的宮崎駿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宮崎駿從前喜歡涂涂畫畫一些軍艦、飛機之類的東西,不過不太會畫人。
由于宮崎駿是次子,按日本傳統,由長子繼承家業,所以他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職業。1963年,宮崎駿從著名的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業,他的同學中有政治家麻生太郎。但他走上了與同窗們截然不同的路,加盟東映動畫公司,開始了與動畫相伴的漫長人生,直至今天。
堅持拙樸和純真
宮崎駿制作《懸崖上的金魚姬》的過程中,日本NHK電視臺全程跟蹤拍攝。前不久,電視臺播放了這部紀錄片。宮崎駿工作時總圍著圍兜,連參加記者招待會也掛著圍兜。他匆匆走出工作室,身上似乎還留著油彩的味道,記者會現場,他眨巴著眼睛回答記者們的提問。每當有人問他為什么要制作動畫,他總是喃喃地說:“我就是喜歡畫畫,畫自己喜歡的東西,讓更多的人看了動畫片后能高興起來……”他的神情,依然像一個羞澀的男孩。
幾十年了,宮崎駿一直保有著這樣一顆孩子般的心。
宮崎駿的傳奇開始于1983年。《風之谷》開始制作,他一人擔任從監制到剪輯的全部工作。《風之谷》講了一個能夠御風飛行的女孩,化解蟲災危機的故事。電影大獲成功,觀眾被深深打動。此后,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這個名字來自二戰時候意大利的一款偵察機,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
接下來的《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送》、《紅豬》,直到《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等,宮崎駿幾乎每部作品都能獲得藝術和票房上的雙重成功,其中《千與千尋》更以超過300億日元的票房成為日本影史上的“票房怪物”。
宮崎駿的動畫至今還是手繪,絕不用電腦技術,他堅守著拙樸和純真。制作《懸崖上的金魚姬》時,他和助手們累計繪制了17萬幅純手繪畫面。宮崎駿說:“看起來電腦技術使人自由,但卻很容易使獨具匠心的制作變成流水線式的生產。”評論家們則認為,雖然宮崎駿的故事沒有好萊塢動畫片那般絢麗的外表,卻有深入人心的接近于童真的單純色調。
如今,動畫片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國界、超越年齡,成為大眾流行文化的重要一支。而宮崎駿,則不僅僅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他也是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
宮崎駿幾乎所有作品都在表達一種始終如一的純真夢想。吉卜力工作室從創立至今,一直堅持走電影道路,從未試圖轉向成本更低、風險也更低的電視動畫業。宮崎駿本人在因工作右手至殘之前,一直堅持親自繪制每部影片的彩色分鏡。可以想見,一個電影人在漫漫一生的旅途中會經歷多少挫折,商業的、流行的、來自同行的各種影響和壓力,會不斷引誘他改變自己,尋求更容易的道路。但宮崎駿卻能堅持,再堅持,就像他影片中那些始終不變的單純的孩子。
“0分的父親”
宮崎駿的作品是為孩子而寫的,他能讀懂孩子們的內心。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卻無法與自己的兒子宮崎吾朗溝通,兩人的關系一直很緊張,宮崎吾朗埋怨父親瘋狂工作而不盡父職。父子甚至彼此不說話長達兩年。
宮崎吾朗執導的第一部動畫作品《地海傳奇》,去年在日本取得了國產片票房冠軍的好成績。但是38歲才有了第一部作品的他對父親有諸多不滿,“老爸在工作時簡直像個惡魔。他整日忙于工作,常常不在家,讓我母親比一般母親更辛苦,是個0分的父親;不過他在動畫方面的成就太偉大了,絕對是100分的導演”。
宮崎吾朗說:“父親不贊成我進入動畫界。因為原本要執導該片的導演臨時放棄,和父親合作多年的制片人鈴木敏夫才推薦我取代。”兒子執導處女作《地海傳奇》時,宮崎駿投反對票,并私下大罵兒子手下的動畫師,煽動工作人員罷工,甚至懷疑兒子沒有用心做事。這一系列舉動令宮崎吾朗一氣之下離開了家。直到去年母親打電話讓兒子回家吃年夜飯,吾朗才與父親說話,也在那時,吾朗才明白宮崎駿的苦心。原來完成《地海傳奇》這部電影是宮崎駿年輕時的理想,就是因為看得太重要,所以他才會不斷給這部作品“挑刺”。
日本媒體透露,《懸崖上的金魚姬》中的主角宗介是以宮崎吾朗5歲時的形象為原型的。這么說來,《懸崖上的金魚姬》也可以看成是作為父親的宮崎駿為兒子制作的電影,在向兒子表示歉意吧。
鏈接:
宮崎駿的吉卜力美術館
如今,“宮崎駿”三個字已經成為日本的一個文化品牌,并帶動了一系列文化產業,其中包括有名的吉卜力美術館。
宮崎駿是這里的館主,首任館長是宮崎駿長子宮崎吾朗,這個美術館相當熱門,為控制入場人數而采取預約參觀制。自開館以來,入場券開始發售后大多隨即銷售一空,還出現過被“黃牛”購買再拿到網上拍賣、轉售的情形。
游客可以坐“龍貓巴士”,也可以沿著優美的“風之散步道”,一直走到美術館。美術館不僅展示動畫制作過程,更像是在營造一個讓人完全沉浸其中的動漫世界。
(來源:《環球人物》 編輯:劉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