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6日社論: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簡稱“新農保”)是邁向公平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步。這也是繼中央政府取消農業稅,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后又一項里程碑式的舉措。
本周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相關人員表示,新農保主要針對60歲以上的中國農民,將在今年10月份開始試點實施。
對于靠天吃飯、勞無所依的中國農民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在試點范圍內,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A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此外,養老金還包括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兩個部分。
當然,新農保是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后逐步推開。不過,該政策如果能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若干年,這就意味著農民從未從政府得到養老金的現象將消失于歷史舞臺。
到目前為止,養兒防老是中國農民養老的唯一方式。倘如不把年齡因素考慮在內,中國農民必須“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直到他們的子女能承擔起贍養義務。
過去的幾十年來,特別是在1980年以前,中國的工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犧牲了農民的利益。有關資料統計,占總人口70%的農民所享受的社會保障費僅僅占全國社會保障費的11%,而占總人口30%的城市居民卻享受了全國社會保障費的89%。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快速增加,中央政府建立新農保也是大勢所趨。同時,這也是政府的責任,必須讓農民分享經濟改革和發展的累累碩果。
盡管近年來國民生產總值有著兩位數的增長率,城鄉之間的經濟失衡現象依舊嚴峻。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在加大,因而增加農民收入成為中央政府議事日程上的首要問題。
于是,中央在2006年取消農業稅;去年又增加政府財政投入,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讓農民享有更為實惠的醫療服務。
雖然新農保目前僅僅處于試點階段,但是它是中央惠農政策的又一舉措。
上述人保部相關人士并沒有透露農民養老金的具體額度。不過,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敝贫茸阋詽M足農民的基本養老需求。
隨著農民生活中的最大擔憂——社會保障(包括醫療服務)——得到解決,他們將可能在拉動消費和經濟復蘇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此項舉措可謂一舉兩得,不僅能夠促進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還能有助于刺激經濟發展。(中國日報評論員 朱淵 編輯 裴培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