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那些服務器架設在其他國家的不良網站,該機構一方面會聯系所在國的相關機構進行處理,另一方面也根據長期的工作經驗列出一張“黑名單”。只要是在互聯網監看基金會“黑名單”上的網站,英國的網絡服務提供商一般都會切斷網絡訪問途徑,或是采取其他方式干擾對這個網站的訪問。
實際上,雖然英國有許多與網絡相關的法規,如《防止濫用電腦法》《數據保護權法》和《隱私和電子通信條例》等,但互聯網監看基金會的威望卻并不來自其中某部法規,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下來的。英國網絡產業的各家企業都愿意自動遵守互聯網監看基金會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
互聯網監看基金會的這種行業自律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政府的贊許,政府還倡議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其他一些網絡管理領域。長期以來,互聯網監看基金會為自己制定的管轄權一直限于打擊網絡色情方面。英國主管網絡產業的國務大臣艾德·韋澤在上個月參加互聯網監看基金會的2010年年報發布儀式時表示,他和現政府中一些官員非常欣賞這種行業自律模式,并有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其他一些網絡領域的想法,比如對網上盜版侵權行為的管理。而英國議會在去年通過了《數字經濟法案》,提出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下,應更加重視網上版權的保護,以此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尋找具體的實施模式時,當局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多年來行之有效的互聯網監看基金會的模式。
但也有人士指出,網上版權和網絡色情這兩個問題不太一樣。就網絡色情尤其是互聯網監看基金會著力打擊的涉及兒童的色情內容而言,是非曲直很明顯,雖然互聯網監看基金會的“黑名單”從理論上說沒有法院公告那樣的法律效力,但很少有人對此質疑。而版權問題相對復雜,可能必須要法院出面才能有效做出裁定。
現在英國政府和網絡產業界正在進行討論,究竟是支持互聯網監看基金會將管轄權擴大到其他一些網絡領域,還是另外成立一個專門管理網絡版權的機構,其結果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揭曉。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