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房產買家和行業知情者介紹,由于中國政府正在著力打壓不斷上漲的房價,很多投資者已經轉向了倫敦的房地產市場。
英國華人房產協會的主席蕭克講到, 對投資來講,英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更加穩定的,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則更適合于投機。
“我在北京或上海買不起房,但在倫敦卻買的起,”蕭克說到。盡管倫敦房價遠高于中國房價,但蕭克已經在看房階段。
搜房控股有限公司對中國100個城市中的76個的平均房價進行了追蹤,結果顯示在這76個城市中平均每平方米的房產價格為8819元(934歐元)。這也意味著在中國一戶140平方米的公寓的市場價要超過了123萬元(13萬歐元)。
而倫敦的住宅樓平均價格則達到了408534英鎊(457700歐元)。
蕭克說他依然會選擇在倫敦買房因為倫敦穩定的房地產市場會產生更高的收益率。
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投資倫敦房地產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中國政府正在竭力打壓不斷上升的房產價格。
這也給華人房產協會這樣一個在倫敦為投資者提供獨特信息的平臺帶來了比以前更多的贊助資金。
“不少房地產公司現在找到我們為我們提供資金支持,為的就是招攬潛在的中國買家,”蕭克講到。
總部位于倫敦的第一太平戴維斯房產中介的亞太部門主管董星星與蕭克持相同觀點。
“中國的房產價格現在幾乎已經到了上限,同時又經受著高膨脹和股市的不穩定,中國投資者希望將他們的資金投入到有形資產市場,”董星星說。
新華社于5月29號引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的話報道稱,很多人期待中國政府能在重慶和上海兩個試點城市之后,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房產稅。
北京市政府同樣在今年二月頒布了一系列的條令,要求非北京戶口的居民在獲得在北京買第一套房子的資格之前,要證明其在連續5年內每個月交納社會保障稅或者收入所得稅。
雖然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國內70個大城市中的67個的房價在4月份依然上漲,但很多中國的分析人士預測今年中國房價很可能下降10%至15%。
對比來說,蕭克和董星星所強調的英國穩定的房產市場會吸引更多的中國富人前來投資,而中國的頂尖富豪則著眼于倫敦高端房產市場。
然后董星星講到,中國投資者在倫敦高端市場的增長不應該被無限夸大。
“在過去兩年中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者實際上是中國第一代投資海外高端房產市場的投資人。他們仍然需要兩至三年的時間來學習如何運作倫敦高端房產市場,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更自信的做投資決定,”董星星講到。
由于香港和新加坡的投資者很早就參與到這個市場,同時也很有策略,所以他們要比中國大陸的投資者更加成熟。
董星星說:“如果你把一份投資建議交給香港或新加坡投資者,他們會很快做出是否投資的決定。而由于大陸投資者對這個市場還不熟悉,他們通常表現的更謹慎和小心。
董星星同時提到了關于大陸投資者很有意思的一點。在看房時,大陸投資者通常并不聽從房主對房子的介紹,而是像參觀博物館一樣參觀著那些私人住宅。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張海洲、特約記者呂懷遠倫敦報道 編輯: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