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再次躲過違約 葡、西、意國家債務風險分析
意大利
意大利的減縮與改革措施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1年預算赤字明顯低于預期,但統計部門預測的2012年的增長率仍然要低于危機前2008至2009年的水平。
意大利的再融資成本已經低到一年半來的最低水平。在一次貨幣市場的半年期債券的拍賣中,收益率已經降到1.202%。這是自2010年以來,意大利為發行的同一類債券支付的最低利率。在今年初始,對同一類債券,意大利還要以1.969%的近雙倍利率支付。
意大利總理蒙蒂表示,意大利已經緊縮到足夠的程度。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推動數年來一直不振的經濟,而只有增長才能改變這種局勢,保證意大利在2013年不增加新的債務。
意大利的基本面尚可,其債務占其經濟總量的比重近十幾年來一直高居不下,但是其赤字率不高,且居民儲蓄率一直在上升,經濟總量大,產業多元化水平高,因此意大利政府能夠實施相應的改革,用3到4年的時間,大量減輕債務負擔,實現經濟增長。有相關研究表明,在過去的10年中,意大利的經濟增長指標還是不錯的。
相比之下,影響意大利經濟的政治指標,例如管理效率、行賄受賄、國家法制等大幅下滑。此外,意大利銀行的資產結構還是健康的,即便是在危機階段,其業績也仍舊可以。在過去的幾年中,雖然經歷了金融危機,但是意大利的銀行依舊能夠表現較好。由美國引發的次貸危機,以及投資銀行雷曼的倒閉,都沒有對意大利的銀行產生過多負面的影響。這首先要歸功于意大利人保守的投資策略,以及集中發展私人客戶業務,而不是投行業務。總體來說,意大利經濟競爭力并未像希臘一樣離開軌道很遠,不過要重新回到軌道上仍然需要大約10年的時間。
( 王倩 同濟大學中德學院經管系 德國科隆大學金融風險管理專業博士 副教授 Chartered FRM
編輯:劉純萍)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