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高企頻臨破產 日本小城擬“賣名”求生存
據日本媒體報道,為了解救瀕臨破產的財政狀況,位于日本大阪灣岸的小城泉佐野市于3月21日決定出售該市的命名權,包括市名、路名、該市的昵稱、市政府的昵稱,所有能夠命名的市級名稱一律歡迎企業標購,就連公務員所穿的制服,也準備仿照運動員的服裝征求企業廣告。
泉佐野市位于大阪府西南端,人口約10萬,雖不是日本知名城市,但這里有個名聲在外的關西國際機場。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關西國際機場也是造成泉佐野市財政瀕臨破產的主因之一。1994年啟用的關西國際機場建于大阪灣內的人工島。當年,為了配合新機場開發,泉佐野市投入大筆經費修建道路,將臨近機場的地區打造成結合大型購物商城和酒店的城區,該市人口也因此大大增加,不過相關發展計劃推進得并不順利,反倒是龐大公共建設支出拖垮了該市的財政。2008年度,該市的實際赤字率達到24%,瀕臨破產邊緣。
為了確保財政不至于破產,該市才做出了向全世界拍賣城市命名權的決定,日本國內外企業可用商品或企業名稱為公有設施命名,一次簽約可達1至5年。不過,市名的更名依法須經市議會通過,屆時可能將引發爭議。
之前,也曾有日本地方自治體因為企業而更名,其中最著名就是愛知縣的豐田市,該市原名舉母市,由于此處是日本汽車大廠豐田汽車總公司所在地,后來由于地方人士不斷請愿而更名。不過,主管各地方政府的日本總務省21日獲悉泉佐野市欲出賣命名權后大為驚訝,表示從未有此等先例。
(來源:中國日報網 小唐編譯整理 編輯:劉純萍 )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