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治港”寫華章 香港保持安定繁榮
15個春來秋去,新生嬰兒會出落得亭亭玉立,英姿勃發。
15個寒來暑往,新植小樹會長成棟梁之材,煥發盎然生機。
15年當家做主、“港人治港”,東方之珠熠熠生輝,分外妖嬈。
“‘一國兩制’能不能夠真正成功,要體現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里面。”鄧小平當年的期待,年輕的特別行政區已交出圓滿答卷:有基本法的佑護,香港幾經考驗,安定繁榮。
不變承諾 奠定繁榮基石
2011年6月24日早9時,位于香港中環的股票交易所又一次嘉賓云集。滿頭銀發的意大利普拉達公司CEO貝爾泰利親臨主禮上市儀式。賓主觥籌交錯,共祝行情高漲,市場青睞。
這是又一家享譽世界的品牌公司在香港掛牌上市,也是港交所很尋常的一幕。據統計,這些年差不多平均每隔5天,就有一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發展之星或百年巨頭企業來此尋求資本市場認可。回歸15年,港交所上市公司從619家增長到1518家;股票市值從43490億港元增加至180070億港元;平均每天成交額從126億港元增至548億港元。
2011年度,港交所集資總額連續第三年稱冠全球,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達2600億港元,海外公司占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的比率,躍升至52%。
事實上,共和國“香江號”巨輪剛剛起錨,第一波狂風巨浪正是對自由金融體系的考驗。面對金融大鱷們一輪又一輪的興風作浪,當家的金融家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動用外匯儲備,堅持聯系匯率,貨幣自由兌換和資金自由進出的基本制度毫不改變。
不變贏得了信賴。2008年,當再一次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美國《時代》雜志創立新名詞Nylonkong,以代表紐約、倫敦、香港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就是說,回歸10年以后,香港已比肩倫敦、紐約,成為國際社會認可的又一大金融中心。
“表面上是國際企業家趨之若鶩,都來香港捧場,實際是看中香港的法治和秩序,活力和規范,是對香港投下信任票和信心票。因為資本需要自由流動和安全可靠。這都有賴于基本法?!币晃唤洕鷮W家這樣解釋。
基本法一方面為香港全面保留了原有的自由經濟制度,另一方面授予香港特區在經濟事務方面的高度自治權。這是香港經濟發展繁榮的根本保證。北京大學教授饒戈平這樣評論。
拓展閱讀: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全回顧
【專題】 紫荊花開十五年
【專訪】 中國日報記者獨家對話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供應】 國家質檢總局:確保供港澳農產品質量安全
【部隊】 中國日報探訪駐港部隊:感受嚴管與開放
【熱圖】 回望1997香港回歸:載夢飛香江
【旅行】 走近香港繁華都會背后的綠野風光
【地產】 香港回家 家更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