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小伙以個人名義征戰奧運 8歲時成難民為夢想而戰
馬里亞正在加緊訓練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2日報道,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當天正式宣布4名運動員將以個人名義參加奧運會。在這些運動員中,在南蘇丹出生、目前定居美國的馬拉松運動員馬里亞的經歷最為引人注目。
馬里亞現年28歲,是一名在美生活多年的難民。20年前,年僅8歲的馬里亞被武裝分子抓去當苦力。后來,他與幾個小伙伴九死一生才從蘇丹(南蘇丹當時還是蘇丹的一部分)逃到埃及,最終來到美國。自那以后,馬里亞就一直在美國生活,并取得了在美居住權。
16歲時,馬里亞的一名高中老師發現他精力充沛,做體育運動時似乎沒有疲憊的時候,于是便鼓勵他加入田徑隊。馬里亞果然是塊長跑的料,后來還憑借自己的出色表現拿到了艾奧瓦州立大學的體育獎學金,去年,馬里亞以2小時14分32秒的成績達到了奧運會參賽標準。
但由于他并未加入美國國籍,因此馬里亞無法代表美國出征奧運會。而南蘇丹共和國剛剛于去年7月脫離蘇丹共和國成為獨立國家,按照規定尚無法組隊參加奧運會,因此馬里亞也無法為祖國征戰賽場。馬里亞還以個人原因回絕了蘇丹共和國邀請其代表該國參賽的提議。
就在馬里亞奧運會夢瀕臨破碎之際,南蘇丹總統親自給國際奧運主席羅格寫信,請對方給予特批。美國參議員沙欣也為馬里亞的曲折傳奇的成長經歷所感動,致信羅格建議讓馬里亞手舉國際奧委會會旗入場。本月21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經過討論后,決定允許馬里亞以獨立運動員身份參賽。
在得知自己能參加奧運會后,馬里亞激動不已,他說:“現在難以用語言表達我的感受……過去我不喜歡跑步,因為跑步總是讓我想到自己逃命的經歷,但后來我發現我逐漸愛上了這一行……我一定會竭盡全力跑出最好成績。”
馬里亞還表示,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到附近城市在電視上觀看自己的比賽。馬里亞的父母目前仍在南蘇丹,生活條件艱苦,連水電都沒有。
根據奧運會規則,運動員如果由于政治原因不能代表國家參賽,可以以個人身份出征奧運。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正值戰亂的南斯拉夫未能組隊參加,來自該國的數名運動員雖沒有出席開幕式,但仍以個人名義參加了比賽,有的還拿到了獎牌。2000年悉尼奧運開幕式上,4名來自東帝汶的選手跟隨五環旗入場,這是因為東帝汶當時還處于聯合國的代管下、未正式獨立。但是,根據奧運會執委會發言人亞當斯的說法,像馬里亞這種情況在奧運會史上還屬首例,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在為自己而戰。
除了馬里亞,21日,國際奧運會還批準了來自已經解體的荷屬安德列斯群島的3位運動員以獨立參賽者身份實現自己的奧運夢想。
(來源:中國日報網 劉世東 編輯:陳笛)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