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果汁再陷“變質門”
保質期內的食品就安全嗎?大品牌的食品保質期難道還會有貓膩嗎?
前不久,上海的俞先生就碰到了一件怪事。6月初,俞先生從網絡上“壹號店”購買了兩盒匯源的果汁,從外觀上看和外面超市里買的包裝一樣,是紙盒包裝,沒有破損也沒有膨脹。回家打開第一盒就發現有問題,打開有很刺鼻的酒味,俞先生隨即與經銷商聯系,但始終沒有聯系成功。之后俞先生每隔一個星期就給經銷商打一次電話,對方先是表示說第二天肯定會解決,但第二天也沒有消息。過了一個星期再打電話,另外一個客服也是這樣保證。經銷商對變味果汁的事一直沒有解釋,最后干脆就不再理會俞先生了。
這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問題的關鍵只是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有沒有變質。由于雙方都沒有進行所謂權威的檢測,果汁到底有沒有變質變成了雙方爭論的焦點,而且保質期只是一般性的概念,除了保質期,產品生產過程中、運輸和儲存過程中都可能出現各種問題,所以產品出現問題是不能以保質期作為唯一的借口。
無獨有偶,在一個多月前的5月21日凌晨,網友“核桃小飛俠”發微博稱:“喝了一口,就在準備蓋上翻蓋的時候,我發現翻蓋后面有些不對勁。為何如此臟,看看生產日期2011.12.23,應該沒過期。”
網友“核桃小飛俠”隨后發微博補充道,我所說的跟腸子一樣的物體。只是形容惡心的程度。應該是某種橡膠一類的東西,并非真的腸子。對于此事,匯源公關部工作人員胡偉回復稱,目前還需進一步了解消費者將果汁放置的時間,異物是否是菌塊也尚待認定。
將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不禁讓記者想到之前的一則消息。6月底,有媒體爆料,經過香蕉水、棉簽和匯源產品的簡單實驗表明,匯源產品的生產日期噴碼可以在短短幾秒鐘內完全消除。在走訪產品生產日期噴碼機的經銷商后發現,這種可修改刪除產品生產日期噴碼的普通手持生產日期噴碼機成本只需500元。目前,在我國對食品標識的相關管理規定以及食品標簽的國家標準中,對于生產日期僅有醒目清晰的要求,而對其牢固度,并無明確的標準。由于國家標準的疏忽使得部分企業有漏洞可鉆。我們相信,作為匯源這樣的大企業,為節省噴碼機成本而使用手持式的噴碼機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是不是有產品是通過貼牌代產的小廠來生產的就實在難講了。結合2009年廣州發生的匯源果汁生產日期被涂改的前車之鑒以及目前經簡單實驗證明的匯源果汁生產日期噴碼并不牢固的事實,重新換裝出產并非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