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未來論壇:兩國須加強經濟互補 立足全球治理
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與韓國國際交流財團聯合舉辦的第十七屆中韓未來論壇于8月9日在北京舉行,與會政要、專家學者表示,當前中韓關系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中韓友好關系,不僅符合兩國人民切身利益,而且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盧樹民表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歷屆論壇上提出的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兩國政府的重視。
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理事長金宇祥表示,最近兩國關系已經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但是兩國國民如果不相互了解的話,兩國之間的政策合作是無法發揮效果的,公共外交的意義日益重要。
金宇祥說,在全球治理方面,希望中國發揮巨大作用。中國是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最大的進口市場,兩國在經濟危機方面可以有智慧的處理。
商務部前副部長、中國首任駐世貿組織大使、全國政協委員孫振宇在演講中指出,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合作潛力巨大。而對于醞釀中的中韓自貿區和中日韓自貿區,孫振宇就表示,去年三國的GDP總量占全世界的19.6%,出口總額占全世界的18.5%,這兩個自貿區對于促進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孫振宇建議兩國進一步提升雙邊經貿合作水平,除汽車等傳統領域,兩國需要在環保、高科技、服務貿易等領域提高合作規模和技術水平;兩國同時要在國際多邊舞臺上加強合作,在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氣候變化談判等領域要加強溝通,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中韓未來論壇是中韓兩國政府領導人于1994年共同確立的定期交流項目,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與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具體承擔,每年輪流在中國和韓國舉行。
該論壇旨在通過加強兩國各界知名人士及專家學者間交流,為中韓關系未來與東北亞地區發展建言獻策,為加深兩國各界相互了解與友好合作、推動中韓關系健康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屆論壇將圍繞“中韓關系20年回顧與展望”、“朝鮮半島最新局勢與東北亞地區安全合作”、“東亞地區經濟合作”三個議題展開研討。中韓兩國政要、資深外交官、智庫知名專家學者60余人與會。
本屆論壇還特設“公共外交分論壇”,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察哈爾學會與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共同主辦,邀請兩國公共外交領域資深人士圍繞“公共外交與中韓關系”進行公開演講。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張隕璧 周娃 編輯:陳笛)
相關報道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