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葉詩文是偉大的冠軍
中國對于現(xiàn)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托馬斯?巴赫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因為這名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擊劍金牌得主正是1980年在上海結束其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的。
然而更鮮為人知的,是巴赫和隊友們那一次為期兩個星期的中國之旅是當時西德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結果。
直到現(xiàn)在,巴赫都認為錯過莫斯科奧運是他運動生涯中一個巨大的遺憾。
“當時我們國家的奧委會投票決定抵制。作為運動員發(fā)言人的我雖然反對了這個決定,但卻輸?shù)袅藨?zhàn)斗。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抵制是完全沒用的,”現(xiàn)年58歲的巴赫回憶道。
作為國家對運動員錯過奧運的補償,巴赫和當時西德國家擊劍隊的隊友們獲得了到中國訪問比賽的機會。兩個星期的時間內(nèi),巴赫訪問了北京、杭州、昆明,并在上海完成了自己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戰(zhàn)。
32年之后,巴赫已經(jīng)記不清當時對手的名字了,但他卻清晰地記得他贏得了那場比賽。
現(xiàn)在,坐在海德公園旁著名的公園大道上的洲際酒店內(nèi),巴赫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回憶起了他經(jīng)歷的一些關于奧運的難忘瞬間,以及評論此次倫敦奧運的種種精彩和是非。
他同時也談到了最近一些媒體對他將在2013年接任羅格出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一職的猜測。
“人們認可你的能力,這的確很榮幸。但是這太早了,我對主席非常忠心,我覺得這么早就討論這個事情對主席本人和整個國際奧委會都是不公平的,”巴赫說道,并建議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觀賞奧運會上。
巴赫說他認為此次倫敦奧運是歷史上最激烈的一屆,因為國家間的差距從來沒有這么小。“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獲得了獎牌,這正是體育全球化的表現(xiàn)”。
同樣,巴赫對中國對的表現(xiàn)、尤其是在一些并非自己傳統(tǒng)強項的表現(xiàn)表示祝賀。作為例子,他特別點出了在帆船激光雷迪爾級獲得金牌的徐莉佳。
而對于奪得兩枚金牌的游泳小將葉詩文,巴赫更是不吝贊美之詞。他表示自己完全不能同意那些針對葉詩文的猜測和言語攻擊。
“她是個明星,這是體育需要的。能在這次大賽中看到這些明星的表演,比如菲爾普斯、博爾特,是非常高興的事情。她是個偉大的冠軍,”巴赫說。
不過他卻對拒絕對發(fā)生在羽毛球女雙比賽上的事件作出評論。
相關報道
- 環(huán)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