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車禍賠償方案初步制定 首批撥付500萬元
據新華社電,記者8月28日從陜西省延安市政府獲悉,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36名遇難者DNA鑒定初檢工作全部完成,26名遇難者DNA鑒定結果得到初步確認,目前事故賠付方案已初步制定。
進展
26名遇難者確認DNA
據了解,目前36名遇難者DNA鑒定初檢工作全部完成,26名遇難者DNA鑒定結果得到初步確認。陜西省公安廳6名專家正在組織進行二次復檢,確保鑒定結果真實無誤。同時已有24名遇難者的親屬或同事、朋友趕到延安市。在受傷人員方面,通過當地醫院的全力救治,2名在事故中受重傷人員病情穩定,生命體征正常。應其本人和家屬要求,8月27日下午2名傷者均轉往西安市西京醫院入院治療。另一名傷勢較輕的傷員正在靖邊縣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陜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善后處理部門目前已初步制定事故賠付方案,即將確定具體賠償標準,內蒙古方面已將賠付資金籌集到位,承諾首批撥付500萬元,河南方面善后處理工作組也于8月27日抵達延安。
追問
“雙強措施”為何落空?
8月26日凌晨,包茂高速公路陜西省延安市境內安塞服務區附近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輛雙層臥鋪客車和一輛裝有甲醇的罐車追尾并致大客車起火燃燒,事故中共有36人死亡。近年來,國內由于臥鋪客車凌晨發生車禍導致的重大傷亡事故一再發生,慘劇背后折射出的交通安全管理漏洞。
發生在延安市的這起特大交通事故,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廣大網民在為逝去者感到痛惜的同時,也在追問著這起事故背后折射出的監管機制漏洞。
有評論認為,長途客運、雙層臥鋪車、凌晨出事、36人遇難……發生在延安的這幕交通悲劇,讓人想起僅僅一年多前造成41人死亡的京珠高速特大交通事故。
也就是在京珠高速這起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后,交通運輸部曾對臥鋪客車采取了“強制監控”和“強制休息”等嚴厲措施。同時,有關部門從2012年3月1日起叫停了相關臥鋪客車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注冊登記。但是,“奪命客車”悲劇卻仍在上演,“雙強措施”落空令人不安。
有評論認為,與一般性的交通事故不同,長途客運汽車造成的群死群傷事故可以追溯到明顯的行業性特征。比如車型體積大、重心高、過道窄、車門少,不利于緊急轉向和制動,不利于人員及時疏散和逃生;與此同時,長途和超長途客運中,疲勞駕駛、超速、超員、隨意上下車以及私自改變線路等極具安全隱患的行為時有發生。
“奪命客車”兩點質疑
針對有關此次事故監管方面的質疑,記者前往相關部門進行了調查。
有關部門早有規定:凌晨2時至5時,長途客車尤其是長途臥鋪客車必須停車休息。為什么來自呼和浩特的這趟長途客車凌晨2點還在路上行駛?
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黨支部書記王潤梅說,該站所有長途客車都裝有GPS,車站的監控平臺會通過GPS對客車進行全程監控,每當發現凌晨2時后還有客車在行駛時,工作人員會及時通知駕駛員休息。
但王潤梅也向記者承認,全國所有的客運企業在落實“凌晨必須停車休息”的規定時有很大的困難,因為如果司機在2時左右沒有找到合適休息的地方,在找到下一個休息點前,就只能一直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事故車輛雖然強制安裝了GPS,但監控卻沒有到位,GPS也就成了聾子的耳朵。
事故發生后,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調取了事故車輛的GPS。王潤梅說,通過GPS的記錄,當時車上有兩名司機,每位司機的駕駛時間都不超過4個小時。
據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的一位司機介紹,運輸公司確實存在難以監管到位的情況,比如有時候司機三更半夜出去根本沒人知道。他還表示,車站方面只能是提醒司機休息,但是要真正讓司機做到“停車休息”還得依靠當地路段的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