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悍然宣布所謂“購買”中國主權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并在11日簽署非法的“買賣合同”。此舉引發中國政府和全球華人的強烈抗議。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日前尋得海內外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清嘉慶年間墨跡本《記事珠》,為中國擁有釣魚島主權再添一鐵證,并將于近日向公眾免費展出包括該手抄本在內的中國國寶。
此清嘉慶年間手抄本《記事珠》上有明確記載: 嘉慶十三年(1808年),大清王朝頒旨冊封琉球國王。此年二月十八日,正使齊鯤(太史)、副使費錫章(侍御官)、學者沈復(太史司筆硯,字三白,《浮生六記》作者)等出京,同年閏五月二日,他們從福建出發,在左營副將吳安邦率兵弁220名護衛下,分乘二船一同前往琉球國。五月十一日,“始出五虎門。向東一望,滄茫無際,海水作蔥綠色,漸遠漸藍。”五月十二日,過淡水。五月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于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五日午刻,遙見遠山一帶,如虬形,古名琉虬,以形似也……”。
此段文字清楚記錄了沈復等人于嘉慶十三年五月十三日辰刻見到釣魚臺(即釣魚島),隨后祭天后(媽祖),順利過了黑水溝(即中流海溝),于十四日早隱隱看見姑米山,才進入琉球國界。這說明釣魚島當時就在中國海域內,其距離琉球國界尚有一日航程,既不屬于琉球,也絕不屬于日本。此段文字的記載,為中國擁有釣魚釣魚島主權再添鐵證。且這段文字記載的嘉慶十三年(1808年),比日本宣稱所謂的“古賀辰四郎1884年發現該島”的時間早了76年。
該手抄本已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熹年先生鑒定,另經清華大學中國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教授、著名文獻學家鄭偉章先生、臺灣高雄師范大學《浮生六記》研究專家蔡根祥教授等學者們鑒定。此墨跡本為是清代學者、書法家錢泳的手稿,亦是古典文學名著《浮生六記》的佚文。
這一具有珍貴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的墨跡文獻,連同圓明園獸首(馬首,牛首,豬首,猴首)等在內的珍貴文物,將于9月24日起開始在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辦的“釣魚島主權鐵證及國寶大展”中一同向公眾免費展示。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秦仲維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