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
卡恩
美國前中情局局長彼得雷烏斯的婚外情丑聞正在像一部狗血肥皂劇般熱映,短短幾天,又一名四星將軍、美國駐阿富汗部隊總司令約翰?艾倫也牽涉其中。隨后,傳聞中的“小四”、現年37歲的社交名媛吉爾?凱利的出現,將鬧劇推向高潮。有媒體調侃稱,凱利有望成為第二個萊溫斯基,再一次釀造美國政界最高級別的桃色事件。
其實,彼得雷烏斯只不過是美國政界“情色丑聞隊”中的一名“新兵”,在他之前,美國政界難過美人關的精英光靠掰手指頭是數不清的,更勿論在國際政壇涉入“桃色門”的大人物了。政要們一旦與石榴裙扯上瓜葛,就很難全身而退,大部分只能被迫黯然下臺,既便僥幸保住官位,也難擺脫陰影。
***克林頓與萊溫斯基:“偷情”代名詞
在全球政要中,提起緋聞,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他當政八年,政績驕人卻丑聞纏身,緋聞案成了他要命的污點。在回答“你記住克林頓什么”這個問題時,超過2/3的美國人選擇了“丑聞”而非“政績”。
這位總統的風流韻事數不勝數:他和曾當過夜總會歌手和記者的珍妮弗偷情12年;全球排行第二的商界女強人、億萬富婆貝琳達是他的緋聞女友,使希拉里以離婚相威脅;前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當屬他性丑聞最為著名的女主角……這些還不夠,退休的克林頓又寫自傳講述風流事,坦承曾同逾百名女性偷歡。
克林頓與萊溫斯基早在1995年已認識,兩人在白宮發生性關系,但克林頓對此堅決否認。1998年,時任總統的克林頓因在他與萊溫斯基的性丑聞問題上說謊而受到調查,被控作偽證和妨礙司法。同年8月,克林頓發表電視演說,首次公開承認與萊溫斯基有“不正當關系”。不久后,眾議院通過兩項彈劾條款,但被參議院于翌年2月否決,克林頓得以逃過彈劾。
盡管勉強保住了總統的職位,但萊溫斯基卻成了克林頓的“千古之恨”,使他成為第一個在任內因為作偽證而險些被彈劾的美國總統,兩人的名字也都成為“緋聞”和“偷情”的代名詞。
***卡恩“性侵門”:“用下半生為下半身埋單”
2011年5月14日,恐怕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生命中最難忘的日子了,他的命運有如翻滾過山車,一日之間從巔峰跌至谷底。之前,卡恩無疑處于人生的最高峰,2007年就任IMF一把手以來,他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方面的表現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人們普遍認為,這位人氣頗高的法國前財長將在2012年大選時回歸法國政壇,帶領社會黨擊敗總統薩科齊。然而,因為涉嫌性侵紐約索菲特酒店女服務員,卡恩在轉瞬之間失去了這一切。有人戲稱,卡恩一時糊涂犯下了“用下半生為下半身埋單”的錯誤。
“性侵門”事件一波三折,由于彌漫著太多陰謀的味道,以致丑聞甚至超出了本來的范疇,不光終結了主角卡恩的光明仕途,全體法國人也都跟著受了傷,因為他們覺得美國人太不給面子了,兩國關系仿佛回到了伊戰初期法美的那種互相攻擊和不信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