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前行長、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在昨日舉行的“2013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表示,中國近10年的經濟增勢非常驚人,現階段放緩可能性也不大,因為中國有足夠的資源和政策空間應對經濟下滑,能夠實現“軟著陸”。
但他同時指出,長期來看,這種勢頭是不可復制,也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的整體結構需要進行調整,才能實現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里的持續擴張。
佐利克引用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制作的《中國2030年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存在一些問題。同時,他指出,中國未來可以更多的依賴于私營部門以及市場,為了完成這樣的一種改革,中國需要解決國有企業和壟斷在某些行業當中的主宰角色,同時還應該多元化所有制,降低對私有企業的準入門檻,找到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準入門檻。
要進一步商業化其金融市場,并且要有獨立的監管機構。中國的戶籍制度也需要進一步的放開,并且農民的土地權益也應當得到保護,可以通過土地注冊和租賃權益來得到保護。同時,中國應當進一步加快其創新速度,進一步開放社會體系,與全球的研發體系更緊密的聯系到一起。而創新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
要改變環境現狀,將污染環境、濫用資源的發展模式轉變成綠色的發展模式。可以加大公共投資,更好的設計和落實監管體系,輔之以市場激勵措施。需要繼續改革其國內的財政體系,建立起公共的財政體系。
佐利克表示,鑒于中國改革的歷史進程,未來中國的改革不會是激進式的。比如說應當照顧短期的利益,鼓勵公眾的參與,建立起公眾的支持,并且加強體制改革。(朱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