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據外媒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指責中國政府扶持本國的有機涂層鋼材(用于建筑和家用電器)生產商,使其得以用低于市場價格獲得原材料。歐盟就此認定,“中國向本國的鋼鐵企業提供了‘非法補貼’。”
上述報道稱,中國政府通過補貼的形式大大降低了生產企業采購軋制鋼的成本。據了解,軋制鋼是生產涂層鋼所需的一種關鍵原材料。歐盟委員會還認定,中國涂層鋼生產商受益于用地、用水、用電及貸款等方面的其他政府補貼。
一位市場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歐盟這一舉措是存在私心的。”市場人士說,“他們需要打擊中國鋼材企業,補貼本地區的企業,保證歐洲的就業。”
據報道,一旦上述事實最終確認,將對中國鋼材生產商征收最高達58%的臨時性反傾銷關稅。
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副秘書長盛志誠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這將打擊中國涂層鋼材鋼材的出口,但由于出口份額較小,因此,不會對中國鋼企造成大規模影響。數據顯示,中國2011年向歐盟27國出口彩涂板90.4萬噸,金額9億美元。
“從市場份額的角度看,歐盟的舉動更具有象征性意義。但現在要提防的是,防止歐盟的舉措擴大到其他品種的鋼材出口。”盛志誠說。
一名外貿律師表示,“如果這份報告的結論被正式采納,將使歐盟眼中的歐洲企業能對‘中國生產的任何以鋼鐵為主要原材料的商品發難’,從汽車到白色家電的各種產品都將受到影響。”
(來源:新華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