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部分歐洲國家主權債務情況的好轉,有專家表示:現在正是投資歐洲的好機遇,但抓住機遇的同時也要注意規避不同經濟環境帶來的挑戰。
17日在北京舉行的“新形勢下的中歐合作伙伴關系研討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表達了對歐洲經濟恢復的積極看法,他表示歐債危機更多是來自歐洲內部的問題,是“可以克服”的,此時正是中國企業投資歐洲的好時機。
據高盛預測,歐元區經濟本輪危機將于2012至2013年見底,2016年其整體GDP增速有望將重回1.5%的水平。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也將此時看作是投資歐洲的最佳時機,他認為未來收購投資歐洲的成本將會更高。
對于投資歐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曼達林基金則把目標鎖定在了意大利和德國。其執行合伙人高臻解釋說,因為這兩個國家有很多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意大利是中小企業的王國,而德國擁有眾多的隱形冠軍”。
對于外界對意大利經濟的質疑,她解釋說,意大利無論在繁榮還是危機時的GDP在全球的排名基本保持未定,其實體經濟的GDP在歐洲僅次于德國。除政府的公共債務較高外,意大利并無重大宏觀經濟失衡問題。
在具體的并購過程中,專家提示中資企業規避對歐洲國家法律了解不足、中歐文化差異和企業人力資源流失等問題。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中國日報記者 周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