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象西班牙和英國一樣衰落嗎?
無不死之人,無不衰之國。
曾經的世界霸主荷蘭和英國的相繼崛起和衰落,令人嗟嘆,而當今美國遭遇挫折,是否也意味著其衰落的開始?
荷蘭、西班牙與英國曾經的衰落,很大原因,是因為其母體與海外殖民地之間,存在嚴重的結構性矛盾。以西班牙為例,其16世紀鼎盛時期,殖民勢力范圍遍及歐、美、非、亞四大洲。
但是在西班牙本土,各種奢侈品消費興盛,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日益萎縮,英國、法國、荷蘭的加工業占領了西班牙國內和殖民地的市場。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敗。由于母體經濟的殘缺,西班牙國內經濟缺少自我調整能力,其海外殖民地或獨立建國,或被新起帝國侵吞,西班牙從此一蹶不振,最終被英國取代了霸主地位。
英國的衰落過程與此類似,持續兩個多世紀成為世界霸主之后,英國本土的工業,也日益空心化,金融等高利潤行業,才是本土商人熱衷的事情。隨著法國、德國、美國,乃至后來的日本和俄羅斯均逐步進入現代國家行列之后,英國惟我獨尊的“世界工廠”地位逐步被打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對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此前依靠海外資源掠奪的優勢幾乎蕩然無存,英國也由此衰落。
但是,當今的美國,與西班牙、英國卻大為不同。
西班牙與英國在衰落時候日益成為虛體經濟,而美國仍然擁有強大的實體經濟,美國不僅制造業和服務業發達,在很多后發國家犧牲農業,造成普遍的結構性矛盾時,美國竟然超越中國、印度、埃及等傳統農業大國,成為世界第一農業大國。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服務業和新能源、新技術等新興產業,美國仍然走在世界前面,而且產業結構非常合理。
西班牙與英國過于依賴海外,其經濟是外生性增長的,而美國一直是一個內生性的經濟體,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國內市場,具有巨大的自我調整能力和抗擊風險的能力.
美國與當年的衰落時期的霸主西班牙、英國有巨大的不同,這就是美國能夠仍然自我調整更新,維持世界霸主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