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博
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業績持續“超預期”增長的神話正瀕臨終結。該公司23日盤后公布的財報顯示上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8%至545億美元,為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最低增速。至此蘋果公司營收已連續三個季度不及市場預期。
受此影響,蘋果股價在23日盤后交易中大跌10%,跌破500美元大關。24日亞太市場上,蘋果供應商股價幾乎全線下跌。當日美國市場開盤后,蘋果股價大幅下挫,截至北京時間24日22時42分,該股下跌12%至452.36美元。
不過,仍有分析人士指出,蘋果以及其供應商股價回調可視為買入機會,隨著今年蘋果新品相繼發布,供應商表現有望受益。
蘋果業績表現遜色
蘋果公布的業績顯示,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130.7億美元,合每股盈利13.81美元,同比基本持平。當季毛利率38.6%,低于去年同期的44.7%,符合市場預期。該公司預計當前財季營收為410億-430億美元,低于市場平均預期的454億美元。
蘋果業績表現遜色主要是由于旗艦產品iPhone銷售不及預期。財報顯示,上一季度蘋果iPhone銷售量為4780萬部,創季度紀錄新高,同比增長29%,但仍低于市場預期的5000萬部。上一季度iPad銷售量為2290萬部,同比增長48%,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基本符合預期。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削減了今年第一季度iPhone5相關部件的訂單量,其中顯示面板訂單數量削減近一半。這一消息刺激蘋果股價近期下滑。對此,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23日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對于有關生產計劃的任何傳聞,準確性都需要接受質疑。即使某些特定的數據是事實,也不能說這反映了公司的整體業績。庫克稱,單一數據不能反映當前的大趨勢,希望分析師不要因為供應鏈報告而調整對蘋果及其股價的看法。
目前蘋果公司約半數的營收來自iPhone銷售。分析師擔憂來自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等的強勢出擊以及發達經濟體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可能接近飽和,將對蘋果移動設備產品的銷售不利,該公司高增長黃金期恐怕已經結束。
瑞穗分析師已將蘋果目標價從600美元下調至575美元,但仍維持買入評級。自去年9月創下紀錄高位至今,蘋果股價已累計下跌近30%,市值縮水2000億美元。
分析師還認為,蘋果的業績表現可能給美國股市整體帶來負面影響,暫緩標普500指數沖擊歷史高點的進程。目前蘋果公司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為3.6%,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中的權重為10%。晨星數據顯示,接近五分之一美國共同基金持有蘋果股票。
供應鏈集體遇挫
在24日的亞太市場上,“蘋果系”股票全線走軟。A股市場上,安潔科技(002635)下跌7.07%,長盈精密(300115)下跌5.87%,歌爾聲學(002241)下跌5.81%,萊寶高科(002106)下跌5.14%,金發科技(600143)下跌4.76%,天音控股(000829)下跌4.72%,長信科技(300088)下跌4.2%,宇順電子(002289)下跌3.66%,南玻A(000012)下跌3.41%。
韓國市場上,LG顯示器公司(034220.KS)股價下跌1.21%,三星電子(005930.KS)股價下跌1.36%,海力士半導體公司(000660.KS)股價下跌1.62%。
日本市場上,瑞薩電子(6723.JT)下跌1.79%,日本電氣(6701.JT)上漲0.97%,夏普(6753.JT)上漲0.93%,均落后于日經225指數1.28%的漲幅。
中國臺灣市場上,鴻海(2317.TT)股價下跌2.94%,分析師預計該公司接近一半的收入來自蘋果的訂單。鴻準科技(2354.TT)下跌1.65%,致伸電子(4915.TT)下跌1.18%,可成科技(2474.TT)下跌1.56%,正崴(2392.TT)下跌2.76%,瑞儀光電(6176.TT)下跌4.11%,欣興電子(3037.TT)下跌1.38%。
有分析人士認為,蘋果概念股股價回調顯露出“有吸引力”的買入機會。巴克萊資本亞洲科技硬件研究主管科克表示,盡管蘋果對當前季度的盈利預期給亞洲供應鏈帶來壓力,但目前應該是買入而非獲利了結的時機,特別是對持有股票3-6個月或更長時間的投資者來說。
科克看好蘋果今年下半年的“強勢產品路線圖”,預計蘋果將發布2-3款新iPhone手機、高分辨率的iPad和電視產品。他表示:“大多數的壞消息已經在今天的股價下跌中消化。”
摩根大通分析師在24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未來兩個季度迷你iPad的銷售應該會令蘋果供應鏈有不錯的表現。在新興市場,看好有機會占據配件市場更多份額的公司前景,但對于利潤高度依賴蘋果配件的企業則持謹慎態度。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