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促安倍棄“冷戰思維”
【日本《朝日新聞》2月24日社論】題:日美應構筑有城府的同盟關系
“雙方完全同意強化日美同盟。在此宣布日美間的強韌紐帶已徹底恢復。”安倍首相在日美峰會后如此強調成果。
我們也認為日美同盟至關重要。但由此加深日中矛盾將損害日本利益。我們要求首相謀劃一種大度成熟的戰略,拋棄非敵即友的冷戰思維。
安倍一直積極致力于加強日美軍事同盟。在峰會上,安倍介紹了日本增加防衛費、開始討論行使集體自衛權等情況,并表示正推動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
安倍還對中國進行了牽制。在會后的演講中,安倍稱日中關系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同時又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在尖閣問題上作出誤判。關于日美同盟,他稱誰也不應對這一同盟的牢固性存疑。
然而,美方的態度和安倍存在溫差。奧巴馬對媒體表示:“日美同盟是亞太地區穩定的基礎。”但他未作進一步闡述,僅稱“對雙方來說,最重要的領域當屬經濟”,可見雙方著力點存在差異。
據悉,美國國務卿克里在日美外長會議上重申,尖閣適用日美安保條約,并對日本的克制予以積極評價。
日美同盟所處大環境已今非昔比。冷戰時代美蘇彼此敵視。當時美國需要拉攏日本,因此同盟關系十分穩固。如今,隨著各國在經濟上越來越彼此依賴,美國難以敵視中國。日中摩擦大于美中摩擦。在美國,擔心卷入日中爭端的呼聲十分強烈。因此美國如今要求日本謹慎行事,不要一味使事態升級。誤判這一點,將導致日美信賴關系瓦解。
其實,在全球化突飛猛進的今天,很難出現一種矛盾使全球分作兩大陣營,亞洲各國也不愿出現被迫選邊站隊的事態。
在呵護日美同盟的同時,應加深與各國在人員、資金和物品方面的交流,構筑一種傷及對方自己也維持不下去的密切關系。上策是建立多元地區合作機制,以避免只有日本或日美與中國角力的事態。如果日本不謀求通過加強聯系,而是制造矛盾來尋求自身安全,那將被世界拋棄。
【日本《每日新聞》2月24日文章】隨著中國令人矚目的崛起,中國已成為日美同盟關注的焦點。這意味著日美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兩國對華政策的影響。特別是,過去日美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日本的對華政策,而今天則相反:日美兩國如何對待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日美關系。
日美應實施謹慎的對華政策。首先必須對中國明確一點:日美加強軍事同盟,并不是對中國的威脅。
(來源:新華國際 編輯: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