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判形勢或引發核戰爭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4月2日報道】 朝鮮周二再度對國際社會表示輕蔑,宣布將重啟一個2007年根據一項六方裁軍協議關閉的核反應堆。
盡管平壤過去一直宣稱這座核反應堆是用來發電的,此次它直言不諱地宣布其也將用于“在質和量兩方面擴大和加強核武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說:“我必須說,這是1953年以來最危險的時刻之一?!?/p>
他指的是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
盡管邊緣政策和威嚇是平壤談判策略的標志,但這次專家們卻更為警惕,因為年輕的領導人金正恩缺乏經驗。
外交學會分析師斯科特·斯奈德不認為朝鮮真的打算發動一場戰爭。他說:“風險真的與誤判形勢有關?!?/p>
【俄羅斯《生意人報》4月3日報道】 朝鮮向國際社會發出新挑戰--宣布重啟寧邊核反應堆,金正恩稱“發動核打擊的能力”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此舉令近幾周徘徊在戰爭邊緣的半島局勢極度激化。
俄不排除“在緊張氣氛下”可能無意中發生“局部沖突并引發局勢崩潰”的可能性。
莫斯科消息人士坦承,俄早就沒了對朝施加影響的有效杠桿。莫斯科擔憂,西方會趁機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因此希望北京出面讓平壤“回心轉意”。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4月1日文章】 題:下一場朝鮮戰爭
隨著金正恩不斷發出包括宣稱可能對美國發動核打擊在內的威脅性言論,華盛頓的官員已設法安撫公眾及盟友。他們說,朝鮮可能發起網絡攻擊或其他規模有限的挑釁,但平壤的領導人希望生存,因此極不可能做出諸如使用核武器等魯莽之事。
盡管美國采取了安撫措施,但與朝鮮發生核戰爭的風險決非距我們很遙遠。盡管平壤反復發出的威脅言論可能是虛張聲勢,但當前的危機已大大加劇了爆發一場常規沖突的風險,而且任何與朝鮮的常規戰爭都很可能演變為核戰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爆發核戰爭的風險并非因為美韓實力弱小,而是因為美韓力量強大。如爆發戰爭,缺乏訓練且裝備陳舊的朝鮮軍隊將根本不是美韓聯軍的對手。那時朝鮮核心層將面臨一個重大決定:如何避免諸如薩達姆和卡扎菲等領導人的可怕命運。平壤唯一的選擇將是,試圖通過打出核戰爭這張王牌來逼迫對手停火。
華盛頓和首爾必須千方百計避免當前沖突演變為戰爭。與朝鮮開戰可能意味著核戰爭這一事實應該讓任何有關發動規模有限的先發制人打擊的考慮降溫。先發制人打擊意味著戰爭,而戰爭意味著核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