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作成關注重點
法國媒體分析,雖然訪問時間橫跨25-26日,但實際上只有37個小時。奧朗德26日將訪問上海,進行更深入交流。其中,《中法貨幣互換協議》是否能夠得到深入討論,是第二天上海之行的關注重點。
25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報告稱,法國使用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的需求持續上升,年增長達249%,成為歐元區國家中使用量最多的國家,顯示法國有意爭取成為歐元區的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肖立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法若能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對中國、法國乃至全球經濟都具有積極意義,首先這是中法雙方金融穩定的信號,其次,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利于人民幣在巴黎構建離岸中心,再者,法國將加強與中國央行的互通,利于人民幣在巴黎的供給。肖立晟分析,目前該協議談判的重點難點在于利率的確定,因為若簽訂的利率不可行,即使協議能夠簽署,也很難執行,因此利率的可行性將是關鍵。
“不排除中法談及并表示出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意向。”國家發改委外經所國際經濟金融研究室主任姚淑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在上海會簽署一系列金融合作協議,法國會對人民幣國際化表示積極的支持態度。”姚淑梅分析,“主要考慮到目前法國是歐元區人民幣結算規模最大的國家,且人民幣結算需求快速上升。如果法國成為歐元區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對法國拓展金融業務、提升金融競爭力大有裨益,相信法國會在現有基礎上積極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