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億萬富翁德米特里·伊茨科夫。
伊茨科夫的團隊計劃四個階段和步驟完成“阿凡達”項目。第一個階段是10年之內,人的意識能夠“上傳”到機器人身上。第二個目標是為人類創造新的軀體,該軀體應有一個可控制的大腦,讓人腦離開身體后仍能工作。第三個階段是創造和真人大腦功能完全相似的“人造大腦”,以接受人類思維的上傳。而該計劃最后的目標則是在2045年前打造出一個通過全息軀體承載人類思維的“阿凡達”,雖然它具有人類的思維、意識和感情,但由于純屬沒有肉體的全息影像,所以理論上是一個“永生人”。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伊茨科夫成立了全球未來會議組織。該組織去年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今年6月計劃在紐約舉行第二次會議,并承諾屆時向外界展示全球最像人類的機器人。該組織還將處理“阿凡達”項目所引發的倫理和社會問題。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陳璐)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