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70–360年古希臘黃金皇冠
6. 現在投資黃金風險極大
“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穩定感到擔憂,紛紛拋售美元,轉投黃金,從而推高了黃金價格。2008年金融風暴爆發后,美國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EQ)累計向市場注入了2.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美元貶值,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出現泡沫,這更加重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和美元幣值穩定的擔憂,加速了美元的拋售和黃金的投資需求。
2003—2013年,黃金價格平均是每盎司927美元,2003年7月17日最低點是343美元,2011年9月5日的最高點是1895美元,總體看是牛市,但從國際尤其是美國經濟形勢判斷,牛市已到盡頭,2013年5月14日已跌到1425美元。
既然黃金成了某種形式的股票,炒黃金必然要承擔巨大風險。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不可能一直執行下去,發展經濟靠創造財富,而不是靠印鈔票,這個道理不需要經濟學家來解釋。另外,如果美元泛濫就會使美元逐步失去世界貨幣地位,一旦有國家放棄美元儲備,拋售美元,必然會引發多米諾效應,各國爭相拋售美元,很快就會讓美元成為廢紙。
所以,作為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會見好就收,絕不會讓世界失去對美元的信心。美國停止執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投資者必然會重建對美元的信心,增持美元。美元需求與黃金需求成反相關關系,美元需求量增加就意味著黃金需求量的減少,黃金需求量的減少必然會導致黃金價格的下滑。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世界對黃金的需求量不會無止境地增加。黃金仍處于高價區,近乎牛市的終結,現在投資黃金風險極大。隨著經濟從危機中徹底復蘇,實體經濟必然繁榮,資本會加速向生產領域流動,美元搶手,黃金失寵,黃金價格自然就會下跌。
從以上分析看,不管在金本位時期,還是在紙幣本位時期,黃金在較長時期都存在貶值現象,說黃金具有保值性并不正確。在紙幣本位制的今天,貨幣不再與黃金掛鉤,由于黃金的實際用途不大,除了首飾業需求部分黃金外,它主要成為人們投機套利的工具。所以說,投資黃金一定要謹慎,防止被黃金機構炒家忽悠了,成為它們投機套利案板上的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