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27日報道】題:外國實習生涌入中國
在格拉斯哥大學學金融的波蘭學生安格莉卡·利塞克對在假期里工作并不陌生:端盤子、挨家挨戶推銷書或者到她媽媽的建筑公司幫忙。但是她知道,去年在上海兩個月的實習經歷將使她具有競爭優勢。
利塞克談到像她這樣到國外實習的學生時說:“我們雄心勃勃———我們不想休息。”她是在讀大二時發現中國的工作機會的。
23歲的利塞克說:“我從未去過亞洲,這是一個新的挑戰。”利塞克正參加香港大學為期一年的交流項目。
學生們非常清楚,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工作經驗非常重要。經濟蓬勃發展的中國看起來是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選項。
介紹學生到中國公司實習的第三方實習機構說,申請到中國實習的學生人數在增加。
“絕對實習”公司今年將向北京、上海和香港輸送約700名實習生,而去年為250人。該公司創始人之一弗雷德里克·黃(音)說:“生意很紅火,我們今年接到的申請是去年的5倍。”
提供類似服務的英華咨詢有限公司的生意也很好。今年公司將向北京和上海輸送2000名學生,而去年輸送了1200人。
公司總裁之一霍爾羅伊德·皮爾斯說:“在海灘上待三個月的日子已經結束,現在每一份經歷都很重要。”
雖然兩家公司提供多個行業的實習機會,但它們表示,學商業、金融和營銷的學生在申請者中占到大多數。
23歲的亞歷克斯·威廉斯剛剛從西英格蘭大學畢業,他2010年通過英華咨詢公司獲得了在北京一家投資銀行實習的機會,他說這次實習是值得的。
威廉斯談到兩個月的實習經歷時說:“非常棒,超出了我的預期。他們很看重我,把我當做寶貴人才。我僅僅在公司工作了幾周,他們就把重要的工作分配給我。在倫敦要得到類似的經歷需要一年。”
利塞克說,以前總認為實習生不過是復印文件或倒咖啡,但她在上海實習時“承擔了重要工作”,為公司的客戶創建金融模型。
沒有報酬的實習引起了爭議,尤其是在西方。但利塞克說,她不介意去年夏天的工作,雖然她既得不到學分,又沒有薪水。她說:“雇主都要工作經驗。經驗比報酬更重要。我會在畢業以后考慮薪水。”
通過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實習生們有機會親身感受文化差異。威廉斯說:“在中國,與客戶喝酒很重要,而在歐洲就不是。(在中國)與客戶吃一頓午飯可以持續兩個小時。”
與“絕對實習”公司合作的瑞表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認為,外國實習生是重要人才。公司總裁羅賓·王(音)說:“我們雖然是中國公司,但客戶主要是國外的。我們需要很多懂國際營銷的人。”
(來源:新華國際 編輯: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