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江蘇走在世界前列;但發育完善的鎮江長江豚類保護區卻面臨通航危險。中科院鯨類專家王丁、農業部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樊祥國、全國江豚保護志愿者對此都憂心忡忡。6月28日,記者走訪了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要是保護區通航,估計不用等我退休就看不到江豚了。”保護區副主任、現年52歲的朱孝鋒說。
白鱀豚和長江江豚(簡稱“江豚”)是我國獨有的兩種珍稀淡水鯨類。在地球生活了2000多萬年的“活化石”白鱀豚在人類活動侵害下,于2007被宣布功能性滅絕!而長江江豚目前也岌岌可危。目前,長江流域江豚只剩下約1000頭,且仍在以每年13.73%的速率持續下降。
1996年,江蘇成立了“鎮江白鱀豚保護站”,2003年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誕生。
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是長江所有6個豚類保護區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保護區。不通航,沒有非法漁業活動;保護區自身條件極其優越,沿岸工業企業較少,外圍有江心洲和蘆葦濕地阻擋,水質優良,且水體自凈能力強,魚類資源十分豐富,“2012長江淡水豚考察”隊經過這里時,隊員們無不贊嘆在航運繁忙的長江下游,這樣一塊保護區真是豚類的福地!中科院鯨類專家王克雄表示,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連接鎮江上下江段不同江豚群體間基因交流的重要生態走廊,對于維持長江下游江豚棲息地的完整性意義重大!目前,約有20頭江豚常年在保護區生活。
令人不安的是,該保護區已被納入“滬寧深水航道計劃”。如此一來,該保護區將名存實亡。有關專家指出,滿足“滬寧深水航道計劃”完全可以不侵占保護區,只要出資將現有的航道和暢洲南汊江段疏浚切灘、加強科學管理即可。
對于保護區通航一事,專家和環保人士也不贊成。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一直都在呼吁“留住這處水生生物樂園”!全國的江豚保護志愿者們都一致期望有關方面能夠從長遠考慮,為江豚留下這片最后的家園。
(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居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