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投送萬里精彩
——“和平使命-2013”聯演中方陸軍戰斗群兵力投送見聞
俄羅斯當地時間8月3日上午10時,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經過6天5夜的萬里跋涉,搭載“和平使命-2013”聯演中方參演陸軍戰斗群第三梯隊的軍列,順利抵達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米夏什車站。至此,我參演陸軍戰斗群鐵運梯隊官兵全部抵達俄演習地域。
站臺上,官兵們的身影漸漸遠去,喧囂的車站又恢復了平常的寧靜。
鏡頭一 錚錚誓言
滿洲里,中俄邊境口岸,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鑲嵌著巨大國徽的長方形國門橫跨在鐵路兩側。
7月27日18時許,搭載著出征將士的軍列長鳴汽笛,緩緩駛出國門,奔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演習地域。這是“和平使命-2013”聯演中方陸軍戰斗群鐵運第二梯隊。
列車上,官兵們整齊地排列窗前,表情嚴肅地凝視著鑲嵌在國門上的閃閃國徽,某炮兵團二營五連連長段文明朝著國門莊重地敬了一個軍禮。段連長告訴記者:“許多人都利用短暫的休整時間,把個人衛生搞得干干凈凈。因為我們不僅代表個人,更代表國家和軍隊!”
汽笛長鳴,國門漸遠。該梯隊梯隊長孫萬剛面朝祖國的方向,代表全梯隊官兵立下誓言:“請祖國人民放心!我們一定不負重托,圓滿完成任務!”
鏡頭二 車廂學習
7月30日早,第二趟軍列第25號車廂。狹長的過道上,某團二營四連排長李曉平,正帶領官兵們做俯臥撐、仰臥起坐和扛人深蹲,有的戰士還利用床架作單雙杠訓練。
大約兩小時后,記者再次來到這節車廂,只見官兵們又坐在鋪位上分成3個組進行學習。中士李春波正在翻看導演部印發的《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外事工作手冊》,從中學習了解俄羅斯民族風俗和外事活動禮賓安排注意事項等內容。
出發幾天來,所有參演官兵就像平時在部隊營區一樣,遵守嚴格的作息制度。無論起床、出操、整理內務,還是練習俄語、學習外事禮儀、開展專業訓練,如無特殊情況,都與在營區無異。
鏡頭三 共慶“八一”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中俄兩國軍人一同唱起這些旋律優美的俄羅斯歌曲,語言的隔閡與文化的差異在歡樂友好的氣氛中逐漸消融。
8月1日中午,在“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演我陸軍戰斗群鐵運梯隊軍列上,隨車的俄軍全權代表薩依多夫中校帶領兩名助手和俄羅斯軍列乘務人員,與中方參演官兵齊聚一堂,共慶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6周年。
軍列車廂里,掛上了喜慶的中國結和鮮紅的小五星紅旗,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俄方軍官在火車過道中每次見到中國軍人都會送上一句:“節日快樂!”
進入俄羅斯境內后,俄軍一路上派出全權代表及警衛分隊協助我參演部隊開展安全警戒,俄方乘務人員也全程服務。鐵運第二梯隊政委趙軍說,一列火車上朝夕相處,中俄兩國軍人的友誼更加深厚。
鏡頭四 順利抵達
陣陣雨水過后,車里雅賓斯克米夏什車站被沖洗得格外干凈,似乎是特意為遠道而來的客人而準備的。
8月3日上午10時,搭載中方陸軍戰斗群第三梯隊的軍列,緩緩靠近站臺。火車還未停穩,車廂里和站臺上中俄官兵,就不停地揮手互致問候。
車門打開后,軍容嚴整的中方105名參演官兵精神飽滿地跑出車廂,迅速在站臺上列隊。陸軍戰斗群群長、某機步旅旅長華義立即整隊,向先期抵達的中方戰役指揮部指揮員、第39集團軍軍長潘良時報告。之后,身著民族盛裝的俄羅斯婦女向華義獻上面包和食鹽,以傳統禮儀歡迎中方參演官兵。
目睹此情此景,很多人也許想不到在鐵路輸送過程中,我參演官兵克服了多少困難——
進入俄羅斯境內前,鐵運梯隊需在滿洲里換乘俄方列車,官兵們不顧國內旅途的疲憊,連續作戰,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人員和裝備的轉移。
為抵達后能迅速展開訓練,大伙對每一臺戰車層層加固,并認真細致地為每臺戰車上的車燈和玻璃窗貼上了保護層。
顧不得洗去6天5夜的征塵,抵達演習地域的陸軍戰斗群官兵,又立即投入到了反恐戰役的針對性訓練中……
(來源:中國日報網 通訊員羅錚 李祥輝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