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伊朗政治最大禁忌
美國和伊朗領導人27日通電話后,兩國緊張關系得以緩和,國際油價當天也應聲而降。“伊朗政治的最大禁忌被打破了,這是一個新時期的開端。”國際危機組織(ICG)伊朗問題高級分析師阿里·瓦埃茲說。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南亞中心高級研究員亞斯明·阿利姆說:“這通電話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兩位擔憂國內抵觸情緒、行事謹慎的領導人,在深思熟慮、評估風險之后,作出嘗試。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顯示出,在和平解決伊朗核危機事宜上,(美伊雙方)傾注了如此之高的政治資本。”
就在外界為此次美伊總統通電話齊聲叫好之時,美國的盟友、伊朗的宿敵以色列不忘潑上一盆冷水。美政府官員稱,美國向以色列告知了奧巴馬和魯哈尼通電話一事,而以色列對伊朗態度的轉變深感懷疑,還警告其盟友要提防魯哈尼。
此外,一個據信得到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支持的強硬派網站公開宣稱,美伊總統通電話是一個“奇怪且無用的舉動”。
***美媒稱還有問題亟需解決
“經歷過長達17個月的無果談判后,伊朗新總統迅速讓外界滿懷希望,核談將迎來巨大轉機。”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7日刊文稱,由于無法說服國內強硬派,以前曾有過希望落空的時刻,“那么此次成功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又存在哪些陷阱呢?”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指出,此次需要注意五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談判雙方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伊朗從未在談判桌上提出對可接受解決方案的設想,這令美方外交人士抱怨連連。與此同時,伊朗也抱怨六方代表從未說明是否接受允許伊朗在國土上進行鈾濃縮的底線要求。談判雙方的溝通斷層,直接導致過去的談判演變成冗長的、無果的、折磨人的會議。”
其次,奧巴馬和魯哈尼需要分別搞定國內的強硬派。“分析師稱美國國會‘鐘意’制裁伊朗,部分議員說他們真的不想跟伊朗達成協議;伊朗政界則滿是強硬派人士,拒絕與美國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觸。要完成這兩個目標可不容易。”再次,美方需制定適宜的策略,考慮清楚他們所希望的伊朗的“取和舍”。
最后,就不得不提到核難題:在雙方均對彼此抱有相當程度的不信任感、立場和利益需求存在巨大分歧的情況下,美國和伊朗究竟能否找到解決方案?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玉潔)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