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12月16日報道,智利大選15日落下帷幕,智利首位女總統、中左派聯盟候選人米歇爾·巴切萊特輕松勝選,再次當選智利總統。
在大選中,巴切萊特贏得了62%的選票,遠遠高于主要競爭對手、執政聯盟候選人、前勞工部長埃韋琳·馬泰。這也是智利80年大選中優勢最明顯的一次。巴切萊特在競選中承諾,將進行深刻的社會變革,這是她獲得眾多選民支持的原因之一。
?巴切萊特1951年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亞哥一個軍人家庭,青年時期經歷坎坷。1973年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執政后,巴切萊特的父親因同阿連德政府合作而慘遭迫害,入獄致死。兩年后,巴切萊特和母親遭到軍政府情報機構拘捕數月。獲釋后,她被迫與母親流亡澳大利亞和原東德,并在柏林一所大學繼續攻讀醫學。1979年,巴切萊特回國繼續學業。
1990年智利軍政府還政于民后,巴切萊特從1994年起先后在民選政府的衛生部和國防部任職,政治生涯由此開始。2000年,巴切萊特出任衛生部長。兩年后,她成為智利首位女國防部長。2006年,巴切萊特參加總統大選并獲勝,成為智利、也是南美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2010年,巴切萊特結束4年任期,盡管在任期中并未做出重大變革,但她的支持率仍高達約80%。
事實上,巴切萊特的對手、此次大選的另一位女候選人馬泰也生于軍人家庭,兩人童年時曾是鄰居,上同一所小學、一同玩耍。兩人的父親也是好朋友,都曾在空軍服役。不過,馬泰的父親在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時加入了皮諾切特陣營。
(來源:中國日報網 劉世東 編輯: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