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暫時受困于南極浮冰區,“雪龍”號上全體考察隊員和船員還是深切感受到了一股來自祖國的強大“暖流”。目前“雪龍”號全體人員和船只安全,正在國家海洋局的指揮下積極尋求脫困。
記者4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國家海洋局已專門成立“雪龍”船脫困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研究部署脫困措施,全力組織“雪龍”船救援脫困工作。
時機選擇十分重要
“雪龍”號正受困于南緯66度39分、東經144度25分的密集浮冰區,部分浮冰厚達3米至4米,距離最近的清水區約21公里。船上101人全員安全,物資補給充足。為保證船舶安全,“雪龍”號在浮冰中開辟了一條長約1公里的“破冰跑道”,等待天氣條件有利時一舉破冰突圍。
“經過觀察,我們發現右舷的這片密集浮冰區好像一條‘冰流河’,河水中‘冰流湍急’,浮冰和冰山漂移速度很快”,“雪龍”號船長王建忠說,“‘雪龍’號好像在‘冰流河’的岸邊,只要穿過這條‘冰流河’,突破大約兩海里最為厚重的浮冰帶就能突圍出去。但何時過‘河’,時機選擇十分重要。”
天氣變化或有轉機
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劉順林介紹說,根據氣象預報,6日至7日有一個熱帶高壓將影響這片海域,有可能帶來“雪龍”號期盼的西風,將密集的浮冰吹得松散一些,給“雪龍”號的突圍打開一扇“窗口”,考察隊已經制定了多套突圍方案和應急預案。
國家海洋局4日成立了以局長劉賜貴為組長的脫困應急小組,24小時與“雪龍”號保持聯系。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進入最高級別應對狀態。
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介紹,雖然“雪龍”船受阻,但南極中山站、泰山站的工作以及對南極格羅夫山的內陸考察依然在按計劃進行。
“如果出現極端情況,船只面臨長期被困,那就把人接出來,讓船舶在冰區越冬。船上的燃料食品充足,支持下去不成問題。”曲探宙說,“但那種情況是百年不遇的,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小。”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劉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