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資料圖)
15日,日本媒體撰文分析“安倍首相是否會在2014年下臺?”這一話題,文章認為在2014年,安倍首相下臺與否取決于四大因素:
第一, 安倍在經濟領域是否能夠繼續引領日本成長?對于安倍首相來說,2014年有一個很大的坎,那就是4月1日開始的消費稅增稅行動,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在日本購買商品,消費稅將從目前的5%提高到8%。提高消費稅,將毫無疑問地沖擊日本的消費市場。根據90年代橋本龍太郎當首相時的增稅教訓,當年從3%提高到5%后,連續3年日本經濟出現低迷,橋本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增稅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此,今年實施提高消費稅計劃后,日本市場將會遭受打擊,安倍首相心里也很清楚,因此日本政府已經將2014年的GDP的增長率的期望值從2013年的3%左右下調到1.4%。如果安倍在經濟領域射不出新的箭,那么,他的支持率將會出現下跌,因為國民對于他的最大期望,是希望他能夠讓日本經濟走出泡沫崩潰后的20余年的低迷狀態,讓國民過上好生活。
第二, 奧巴馬政府對于安倍是否還看得順眼?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之后,美國政府作出了超乎日本政府意料之外的反應與批判,國務院發言人連續3天在記者會上表明美國政府 “失望”的態度,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更是敦促日本政府采取措施盡快改善與中韓等周邊鄰國的關系。在過去,小泉純一郎首相連續參拜靖國神社,布什總統連吭都沒吭一聲,奧巴馬的反應顯然大大超出了安倍的預估。因為在奧巴馬的眼里,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挑戰了美國的權威,因為從安倍一上臺開始,奧巴馬政府就不斷敦促安倍在歷史問題上慎重行事。但是,安倍最終表現出了“極大的不聽話”,這使得奧巴馬對于安倍本人產生“失望”。同時,參拜事件最終也引起了中韓兩國的強烈反彈,導致原本緊張的東亞局勢進一步惡化,日本已經成了“亞洲的以色列”,一個麻煩的制造者與和平的挑釁者。
如果安倍在歷史問題上再不懸崖勒馬,同時不拿出積極具體的行動改善與中韓兩國關系的話,奧巴馬政府顯然會對安倍政權作出更大的外交回應。因為,對于美國來說,白宮已經從安倍手里拿到了最想要的兩樣禮物:駐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的解決,和收到日本約1000億美元的武器訂單。也就是說,從2014年開始,安倍對于美國來說,其可利用價值幾近殆盡,剩下的只是給美國添亂。如果奧巴馬想拋棄安倍的話,那么,安倍在政治和外交領域,將會沒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