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因素致突變
分析人士認為,烏克蘭局勢近日急轉直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烏克蘭國內矛盾對立嚴重,短期難以解決。長期以來,烏克蘭一直面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經濟不斷滑坡,民眾對政府發展經濟的能力以及存在的腐敗現象感到不滿;二是烏克蘭東部地區“親歐”,西部地區“親俄”,國內民眾在外交政策的選擇上立場難以統一。
這些問題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這就決定了烏克蘭這次的危機很難迅速化解。而僵持不下的危機則讓一些強硬激進勢力看到了機會,他們借機挑起沖突,使局勢驟然激化,以此引來西方施壓,使亞努科維奇不得不在國內外巨大壓力下做出抉擇。
其次,西方的強力干預給烏反對派以信心和底氣,使其敢于不斷抬高對政府的“要價”。自烏危機爆發以來,歐美始終站在反對派一方,單方面指責烏政府。歐美高官還不斷訪問烏克蘭,親臨示威現場,向抗議者發表講話,并會見反對派領導人,為他們打氣。
21日烏政府與反對派簽署的協議就主要是在歐盟方面的斡旋下達成的。而這份協議內容被輿論普遍認為基本上完全體現了反對派的要求。俄方雖然派代表階段性參與了談判,但這名代表介入較晚,最終也沒有參加簽字儀式。
此外,亞努科維奇在危機中不斷退讓的態度也讓對手們敢于步步緊逼。尤其是在21日的協議簽署后,反對派領導人已表示滿意,但街頭抗議的示威者們仍十分不滿。
危機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烏克蘭國內,特別是首都基輔的局勢能否好轉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取決于執政當局和主要反對黨的意志,而是取決于獨立廣場上那些強硬而激進的示威者。
分析人士認為,眼下烏克蘭局勢仍在迅速變化中,此時此刻難以斷言這個東歐國家的危機最終將如何收場。尚不肯服輸的亞努科維奇聲言“不會辭職”“不會離開烏克蘭”,但他是否有能力逆轉危局?反對派會否對其進行彈劾?季莫申科出獄后將扮演什么角色?危機解決協議是否已變成一紙空文?亞努科維奇的支持者會否反彈?烏克蘭能否避免內戰和分裂?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注定了烏克蘭的未來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