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于3月3日揭開序幕,境外媒體分析指,這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首度舉行的兩會,牽動后續“改革”的含金量特高。反腐料將成為關注的話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高層出訪周邊外交將為改革護航。
兩會端反腐菜 期待標本兼治
臺灣《旺報》24日文章稱,今年大年初二,當華人圈都還沉浸在中國人的年節氣氛中,中共中紀委罕見在大年初二、初三的春節假期間,連續2次高調發文談反腐,并撂下“嚴厲懲處、零容忍、重典治亂、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等狠話,此也被外界解讀為大陸反貪腐、打老虎的強力訊號。
文章說,2012年十八大,習近平于新班底接班時,對大陸反腐就語重心長地警告,顯見習近平的治腐決心。
去年三中全會后,習近平親自主持今年1月中紀委部署反腐的會議,會中習近平耳提面命,強調“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被認為展現了堅定的反腐決心。反貪腐的氣氛無疑將是今年兩會的重頭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近日在省部級干部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指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香港《大公報》24日文章援引專家觀點表示,本輪司法改革中牽扯面最大的是改革司法管理體制,而審判責任制是最大的亮點舉措之一。過去一年多有突破的司法公開則將形成倒逼機制,以公開促公正。
全國兩會前夕,為期五天的省部級干部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聚焦的五大改革熱點之一即是司法體制改革。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衛東受訪時評價,這輪司法改革方案將司法公開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表明了制度設計者“以公開促公正”的思路,通過司法的公開透明滿足民眾的知情權,也防范司法權力暗箱操作、滋生腐敗。
領導人周邊外交為改革護航
香港《文匯報》24日文章稱,新年伊始,習近平的首次出訪選擇了赴俄出席索契冬奧委會開幕式,拉開了新一年外交的帷幕。而隨著全國兩會臨近,外界對中國外交的期待再度升溫,而周邊外交更是外界矚目的焦點。外界普通期待,通過兩會梳理總結,中國具體的外交思路和理念以及取向,會在三月份之后更為清晰。
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學者周方銀指出,中央在重要的三中全會前部署周邊外交,實際上是在為會后中國國內改革和發展提前布局,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來保駕護航。
(來源:中新網 編輯:劉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