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6月的中東鎖定著全球的目光,黎巴嫩大選真主黨未能當選,伊朗大選后反對派支持者走上街頭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也有數日。奧巴馬的開羅講話后巴以和談進程依舊沒有大的起色。中東局勢將如何向前發展,美國的新中東戰略是否開始發酵?本期外交講壇我們將為您解讀中東變局與奧巴馬的中東新政。
中國日報網:我們觀察到在哈梅內伊發出非常嚴重的警告之后,改革派示威游行并沒有完成停止,依然有很多示威者上街游行,并且引發了街頭的流血沖突。根據最新的報道,伊朗憲監會已經推遲公布票選的時間。圍繞這些大選引發的爭議在未來會是什么樣的走向?
華黎明:我覺得就是緩兵之計,需要贏得一點時間,來做內部的協調或者是兩位重要級政治人物之間做一些溝通,但推翻重來是不可能的。
安惠侯:有一些人士已經表示了不會改變選舉的結果,他們的調查結果沒有出現什么重大的違規現象。即使5天以后宣布有些違規,那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小違規而已。所以翻盤大概是不可能的,推遲5天是怕激起那些反對者的反彈。
中國日報網:根據兩位對伊朗政治社會的了解,既然這個結果是不可推翻的,既然這個結果得到了哈梅內伊的認定,穆薩維和背后的支持者他們未來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讓自己“下臺”呢?
華黎明:按照現在的勢頭發展下去,街頭流血不停,沖突不斷,最后必定會導致兩派之間的攤牌,局勢會非常嚴重,會影響到政局本身的穩定。雖然他和哈梅內伊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但畢竟他們都是坐在一條船上,政局的安定出現了問題,恐怕這條船上的人都會受到威脅,他愿不愿意把這件事情做得這么大,這恐怕取決于他自己的決策。
另外也會取決于哈梅內伊會對他采取多大的妥協,現在有一種說法是“津巴布韋式的解決”,就是總統還是由內賈德來當,但讓出幾個部長的席位讓穆薩維的人來擔任,這個對方能不能接受還不得而知。現在領袖哈梅內伊可以做一些讓步,但他很擔心穆薩維背后支持者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還是不可收場。到底是舍什么取什么,現在是很關鍵的時刻。
安惠侯:有一件事情很值得注意,22號伊朗的革命衛隊有一個表態,也堅決肯定這次選舉的結果,而且警告那些上街游行鬧事的人不能違法。這個表態是很關鍵的,因為大家知道革命衛隊是伊朗權力機構的一個支柱。革命衛隊從法理上來講是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領導的,但拉夫桑賈尼對革命衛隊也有一定的領導力。從力量的對比來講,哈梅內伊、革命衛隊以及宗教界的人士是占有優勢的。如果拉夫桑賈尼要堅持他目前的態度,對抗到底的話,那可能會引起一些強烈的措施。雙方可能采取妥協的辦法,相互照顧一下各自的利益,在不改變大選根本結果的情況之下做一些緩和。
中國日報網:我們知道這場騷亂是伊朗過去30年來最大的一次,我們從一個更宏大的社會背景來看,它究竟是由一次選舉結果引發的臨時性的沖突,還是過去30年來伊朗社會矛盾累積爆發產生的必然結果?
華黎明:伊斯蘭革命30年了,革命當年推翻了專政獨裁的親美政府,伊朗人通過伊斯蘭革命贏得了自己的獨立和尊嚴,而且為伊朗這個社會重新樹立了新的價值觀念,也就是什葉派的宗教價值觀念。這個政權在革命初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但是它有一個問題,革命30年以來伊朗社會始終處在高度政治化、革命化的進程中,對經濟,尤其是民生比較忽視。這樣經過了30年之后伊朗這個石油收入這么豐富的國家,不僅沒有進入21世紀新興國家的行列,而且起碼的民生都成了問題,這樣社會上逐漸形成了一部分人覺得政策要發生變化。多數人不是覺得制度本身要改變,而是覺得起碼經濟政策要改變。
另外要發展經濟,特別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他們都懂得要改善同美國的關系,要引進外資、引進外國的技術,發展伊朗的石油天然氣產業,使伊朗能夠進入到世界上比較發達國家的行列。這部分人現在呼聲越來越高,通過這次大選的過程,這些人的訴求是充分的表露出來了。我個人認為這些人在伊朗的社會里還不占多數,但是他們訴求很強烈的表達出來了。
今后不管伊朗社會出現什么情況,也許會平靜下去,但這種訴求這次已經表達出來了。我想伊朗最高的領袖當局也聽到了這種訴求,將來的政府我想應該會很重視經濟和民生,另外對外的關系恐怕也要做適當的調整。
安惠侯:30年前媒體有一個報道,當時伊朗的城市人口占人口的25%,但是現在伊朗的城市人口占到人口的80%以上,有人說是85%以上,城市人口的增加就意味著民眾的知識結構在提升。這些知識分子力量在壯大,這些力量都是很敏感的,都是緊跟時代潮流的。所以這些人里頭能量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想經濟往更好的方向上發展,生活上能有所改善,跟國際更多的接軌,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這種愿望和訴求。
現在來看,他們沒有提出來要根本性的改變政權制度格局,但這種訴求是在增加。這次選舉之后出現騷亂有一部分是反映了這種情況。當然騷亂的人群也是復雜的。除了支持穆薩維的群體以外,據一些媒體報道還有反政府的力量。這些反政府的力量其中有相當一大部分是受到西方支持的。所以情況也比較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