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怎樣做才能改善中日關系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熊澄宇
我覺得對兩國、兩國的媒體、兩國的人民來說,確確實實的理解、溝通、尊重是很重要的。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尊重,然后進一步溝通來推動事情往正面方向去發展。面對面,坦誠的交流是理解的前提。
首先我認為,兩國媒體盡可能要從互相的不信任,或者叫互相進行偏激報道的這樣一種循環中走出來,要為兩國關系的改善,經貿的合作,政治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我們怎么來尋找共同點,共同推進,就是怎么從互相的攻擊,或者是互相不適當的夸大報道當中走出來,走入正面的積極的報道空間。
第二,怎么能從媒體到政治家,到老百姓都能增進彼此的尊重,相互的理解,增加信任,消除懷疑和對立,
第三,我覺得要承認雙方意識形態、文化或者是社會制度方面的差異。由于差異的客觀存在,兩國媒體對許多問題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我們承認差異,尊重不同,這也是前提。但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還是要盡可能的求同存異,
再一點就是要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媒體不一定都是新聞媒體,我們有很多方面可以推動社會的進步。像《追捕》、《阿信》、《望鄉》,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熏陶,讓大家對日本人民,對日本的歷史和文化有了一種客觀的認識。
日本在發展,面臨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中國也是這樣。有些日本媒體的記者在中國待了很多年,深入到中國的社會里面,可能對中國的認識要深切一點。可能有很多媒體記者只是因為報道,臨時去中國,可能他的認識就淺一點。怎么能夠使報道或者認識更加深刻,就需要深入到社會里面去。這個工作,政府在做,民間也在做,媒體也應該在做。應該從思想上、觀念上、行為上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