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度完成了對網絡電視運營商PPS的全資收購。經濟觀察報獲悉,百度以現金收購的方式,出價和此前傳出的3.5億美元相仿,最高不會超過4億美元。“這不可能,我們去年盈利好幾個億。”PPS銷售人員張紅(化名)對被百度收購感到非常詫異。這位員工所在的部門只有幾個人的團隊,為公司每年帶來幾千萬的廣告營收。而在她看來這還只是PPS的邊緣部門。
正像張紅所言,PPS持續盈利,也不缺現金。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對于一個移動用戶量巨大,盈利良好的“潛力股”為何要賣呢?一位接近電訊盈科的人士坦言,“投資人急了。”
沖刺IPO未果,歷經四輪融資,股權已經稀釋到個位數的PPS創始團隊已經沒有了自主權。
與此同時,PPS同類型公司PPTV尋求買家的消息也愈演愈烈。PPTV 首席執行官陶闖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未來或將來是否會考慮戰略并購合作等,我們也會保持開放的心態。
作為昔日統治用戶桌面播放器的霸主,PPS和PPTV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股權分散,IPO擱淺,融資多輪。而隱藏在這些互聯網公司背后的資本大鱷已經被行情逼到了不得已的邊緣。
失控的話語權
優酷合并土豆時上演過的一幕在PPS身上重演。在IPO之前,土豆CEO王微個人持股只有12.7%,主要機構持股超過80%。IPO之后,王微股權進一步被稀釋至8.6%。
而經歷了四輪融資的PPS,創始團隊的股權已經被充分稀釋,且不占有控股權。“高管團隊的股份不到10%。”一位接近PPS的人士透露。
2011年初,PPS曾試圖啟動上市。但彼時中概股表現低迷,已經上市的優酷并沒有給海外投資人對中國視頻公司的故事抱有太多想象。上市未果后,中概股徹底迎來窗口期,包括迅雷、盛大文學、易傳媒在內的多家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計劃擱淺。
視頻分析師熊飛認為,上市無論對于投資人還是企業家來說,都是最好的回報方式之一,對企業的品牌和形象也有了更好的提升。一旦計劃上市失敗,投資人就會退而求其次地選擇并購退出。
和愛奇藝、優酷土豆、樂視網不同的是,PPS有著游戲業務收入。而去年PPS在游戲上營收2-3億元人民幣。在版權投入上,PPS的動作相比其他視頻網站要小很多。此外,PPS累計裝機用戶已經達到5億,月度活躍一個多億。艾瑞咨詢統計的今年1月份數據顯示,PPS手機端月度活躍人數2758.38萬人。
對于一個移動用戶量巨大,盈利良好的“潛力股”為何要賣呢?一位接近電訊盈科的人士坦言,“投資人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