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第二屆世界工商領袖(昆山)大會暨亞太商會大會在江蘇昆山舉行,來自荷蘭、俄羅斯、中國的四位企業家就亞太區域貿易投資現狀進行闡述分析,并表示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充滿信心。
目前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分別是美國、中國和日本,三大經濟體加在一起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0%。四位企業家表示,從增量上來看,亞太地區是走出經濟危機之后,全球經濟新一輪回升的主要引擎。
“俄羅斯與中國的商品貿易在海關問題上存在著很多隱患和問題。而在近期,中俄海關緊密合作后,這種現象不斷減少,”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參贊托波爾科夫表示,希望中俄兩國企業能夠更加尊重海關法令,通過更加健康的方式來進行商品貿易活動。
中國民生銀行貿易金融事業部總裁助理薛建輝舉出了幾個跨國貿易融資的例子。山東東營一家石油勘探機械公司在與馬來西亞云頂集團合作時面臨資金問題,銀行專門組織團隊為它量身訂做一套綜合解決服務方案后,該公司又獲得了第二份與馬來西亞云頂集團合作的訂單。“銀行如果還在使用傳統的信貸方式為企業提供服務,肯定不行了,所以貿易融資將是銀行為企業提供綜合服務的一個良好方案,它將促進企業升級,也將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薛建輝表示。
江蘇弘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勇提供了一個具體數據。2012年,中國對亞太地區其他國家出口占了中國出口額的39%,中國從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進口占了進口額的38%。周勇表示,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無論是歐洲的政府信用危機還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影響,最有前景的板塊還是亞洲地區。俄羅斯也非常關心亞太地區的發展,所以亞太地區也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必爭之地。
與上述三位企業家、政治家的想法不同,荷蘭帝斯曼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柯衛木則把中國目前最受關注的“環境污染”問題作為企業發展的商機。該公司從重工業煤炭企業,轉變成高科技企業,目前致力于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生物技術材料。“有人認為空氣污染和環境污染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障礙,但換個角度來看,這其實是公司發展的一個機遇,可持續發展應該能夠和企業發展同步進行,”柯衛木表示,中國還有很多機會可以發掘,尤其是現在中國人口老齡化、醫療城市化、交通車輛數量激增后帶來的各種問題。”
喜于亞太地區經濟迅速增長同時,也有人對此提出了意見。“雖然亞太地區有強勁的經濟增長能力,但我們也需要關注貿易的平衡,匯率的形成機制,投資對貿易的影響,”周勇表示。(黃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