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服務亞太
2012年12月27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宣布,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2012年12月27日起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在繼續保留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有源定位、雙向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基礎上,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在我國及周邊地區,目前北斗系統基本服務性能為: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測速精度每秒0.2米,授時精度單向50納米,同時可提供雙向高精度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傮w性能與美國GPS性能相當。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三部分組成。據悉,空間端將建成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個地面站,用戶端由北斗用戶終端以及與美國GPS等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的終端組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
“三步走”實現戰略目標
據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按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先區域”再“全球”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即區域性導航系統,已由北斗一號衛星定位系統完成,這是中國自主研發,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為用戶提供全天候、覆蓋中國和周邊地區的衛星定位系統。
第二步,2012年10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火箭,成功將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二代北斗導航工程的最后一顆衛星,至此,我國北斗導航工程區域組網順利完成。本顆北斗導航衛星的順利入軌,標志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全部實現。
第三步,到2020年,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完成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第三步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