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微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蒂文-鮑爾默將于近期訪華。鮑爾默最近處境頗為微妙,他聲稱打算在2018年退休,但是董事局不冷不熱的支持,微軟和合作伙伴之間的不愉快,內部職工的不信任以及時不時的外部批評,都讓外界懷疑鮑爾默是否可以支撐到2018年。
鮑爾默
鮑爾默任職微軟首席執行官已有12年之久,而關于他在微軟的表現的質疑聲一直不斷。近日外媒總結了鮑爾默作為12年的微軟首席執行官的10大失敗之處。
1 支持率低
2012年7月的一份調查顯示,鮑爾默在員工內部的支持率僅有46%。這一數據和其他科技公司的領導者或微軟的競爭者相比實在微不足道。蘋果,facebook,谷歌,亞馬遜和甲骨文的首席執行官分別有97%,95%,94%,83%和81%的支持率。微軟大部分職工已經對鮑爾默的執行和領導能力失去了信心。
2 缺乏創新
鮑爾默領導下的微軟創新的速度不夠快而且能力不夠強。曾經風靡商業界的office和windows,正在被便宜和易操作的軟件逐漸代替。據華爾街日報稱,微軟85%的收入來源于這兩個產品。缺乏創新的微軟目前只能處于防守的位置,無力阻止更有創造性的公司快速發展。
3. 錯失市場機遇
過去十幾年里,鮑爾默錯失了很多好的市場機遇,比如網絡廣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社交網站,移動音樂和電子書等。這導致微軟在這些領域相對滯后。
4. 失敗的產品
為了抓住一些重大市場機遇的尾巴,微軟嘗試在眾多領域研發了新產品。微軟發行了智能手機Kin,但是這款手機銷量不佳并在發行不久后就下架了。微軟還研發了音樂播放器Zune,但是完全不敵蘋果的iPod。它的搜索引擎Bing也不及谷歌吸引顧客,被廣泛認為是微軟研發的產品里另一大敗筆。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可能是目前為止微軟開發的所有產品中用戶體驗最差的。Windows系列是微軟的命脈,推出Vista如此失敗的產品無疑嚴重打擊了微軟及鮑爾默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