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前,“分布式防御”組織負責人、25歲的德州大學法律專業學生科迪·威爾遜表示,自己決定開發全球首款完全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手槍。而現在威爾森已經成功實現了這一目標。不過隨后這種3D打印手槍的圖紙就遭到美國政府的封殺,沉寂了下來,反而是3D打印技術越來越受到關注。
先進制造技術
被俗稱為3D打印的技術早已是許多國家研發的“新寵”。有專家預測,3D打印技術代表制造業發展新趨勢,并與其他一些數字化生產模式推動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3D打印機又稱“三維打印機”,是由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數據通過成型設備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實物模型的增材制造技術。它通過電子制圖、遠程數據傳輸、激光掃描、材料熔化等一系列技術,使特定金屬粉或記憶材料熔化,并按照電子模型圖的指示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制造出實物。
目前,國外已經通過3D打印技術成功地“打印”出了手槍、自行車、汽車、電控飛行器等物。2012年,美國3D打印服務提供商已經“打印”了75萬種產品,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不銹鋼、銀、陶瓷和玻璃等,數量之多令人驚嘆。歐洲空間局還在研究通過3D打印,用月球風化土壤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行性。
事實上,我國在3D打印技術領域已取得很大成績,并已在精密生產、科研開發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2012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快速制造中心就研發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機。在位于長沙的湖南大學科技產業園內,華曙科技展示的3D打印技術也接連“打印”出二胡、渦輪、發動機等工業產品模型。2012年8月15日,一臺“選擇性激光尼龍燒結設備”在長沙下線并首次出口美國。如今,我國的3D打印機已“打印”出許多部件,其中包括用于無人機和“天宮一號”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