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有十多種3D打印機。這些3D打印機都是一層一層的建物體,而且每個層的材料各不相同。有的擠出了塑料溶液的細絲;有的是噴灑特殊的“墨水”,如在紫外線光束下發送聚合反應固化的液態高分子材料;有的是采用粉狀塑料或金屬,可在激光或電子光束下定位成型。然而,現在還有另一種方式。辦公室辦公用品供應商史泰博(Staple)已將其荷蘭的阿爾梅德(Almere)的商店中提供3D打印服務。他們打印機的層是由其抽擁有的豐富的原料——A4紙張制作而成。
愛爾蘭航空工程師康納·麥考馬克(Conor MacCormack)和他的哥哥電機工程師芬坦(Fintan)一同發明了這個制作流程。他們使用3D打印機工作,但是發現材料價格昂貴。(許多制造商抬高定制打印材料的價格,就像2D打印機制造商抬高墨水價格一樣。)因此,麥考馬克開始制造費用低廉的3D全彩打印機。他們稱打印成品為“選擇性沉積紋理”(Selective Deposition Lamination,SDL)。他們認為,打印所需的紙張成本是其他3D打印系統材料成本的5%。
與其他3D打印系統一樣,SDL技術開始時采用一系列物品復制過程中的數碼切片,然后送到打印機中依次重造每個圖層。SDL機器使用滴到紙張上的粘合劑而進行打印過程。更多粘合劑用到物體形成的第一個圖層;而其他地方用的粘合劑較少。輕輕粘合的地方作為所建立的結構的支撐位置。
然后,打印機滑向第一張頂部的第二張紙,把它們壓在一起進行粘合。完成之后,使用碳化鎢葉片切出物品的輪廓。(尤其在大量粘合和輕輕粘合的區域之間。)一層接著一層地繼續這個過程,直到物品打印完成。然和從機器中移除,剝開支架材料,完成作品,暴露的地方類似于木頭一樣。(不要驚訝,紙是由木頭木漿做成的。)
接下來進行著色就是保證金過時的二維印刷方式。每一張紙在放到成品里之前都依照圖案在頂部和底部用適當的油墨印刷,在每張紙的邊在物品中所在高度進行印刷。在油墨滲入到了紙中之后,就看不到了切痕了。
目前,這種新型打印機由麥考馬克公司生產。麥考科技目前主要用來生產像建筑物模型、三維地圖、部分原型、模型和像小雕像等各類藝術品。醫生也使用麥考機器進行臉部整形的手術指導。史泰博希望這些產品能夠使人們發揮想象力,打印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并擴展到更多的商店服務中去。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更多辦公文件轉移到了網絡空間,那么三維紙張印刷甚至可能代替二維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