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2010年,F1中國大獎賽迎來了第7個年頭,這也是我第七次來到上海國際賽車場,但這次的心境遠不同于以往。因為自從踏上上海的那一刻起,一個問題就一直縈繞在我心頭,那就是:明年,我還能再來上海嗎?
關于中國大獎賽的續約問題,自從去年就一直困擾著所有關心F1的中國車迷,而今年,在首期7年合約的最后一年,這個問題似乎尤其值得大家關注,可是要在上海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卻異常困難!作為這一問題的當事方,不論F1管理公司(FOM),或是上海國際賽車場,都是一副諱莫如深的姿態。回顧最近幾年F1的版圖變遷,就會發現上海并不是一個特例。英國銀石死死活活好幾次,法國馬尼庫爾基本死掉了,車神塞納殞命的圣地伊莫拉也已死去多時,加拿大蒙特利爾倒是死去活來,可F1更重要的北美站點美國卻是無限期地說了再見。有了這么多前車之鑒,誰還會覺得上海是特例呢?即便第七次的中國大獎賽真的可能成為最后一次,我們也需要抱著享受的態度來參與報道和觀賽。套用一句俗話,如果無力改變,那么就試著享受這有可能的最后一次美妙吧……
也因為這“有可能的最后一次”,今年中央電視臺的F1報道陣容可謂空前——恢復設立的前方演播室、從周三開始每天15分鐘的專題節目,周六、周日兩天直播當中長達1小時的賽前報道,種種硬指標都預示著第7季的中國大獎賽報道會是一次全面而詳實的大兵團作業。伴隨舒馬赫回歸的車王效應,無數車迷會重新坐回電視機前,為了回饋“車王注意力”,節目會特別設置一檔專注于車王的小板塊──Hello Shumi(老舒,你好!),試圖從一個全新角度來欣賞這位大家熟悉的老朋友。2010賽季F1還多了一個中國元素——第一次出現一張中國人的面孔,擁有100%華裔血統的董荷斌作為雷諾車隊的第三車手,在上海足以享受到遠超車隊主力庫比卡與佩特羅夫的關注度。
從周三開始,F1中國站就將全面提速。車王回歸已然讓滬上商業秀升溫,在周末排位賽與決賽前,連場互動活動無疑會讓車迷產生2004重現的感覺……
來源:體壇周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