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面風雨多大,長江口一個小島始終會成為支持高洪波的一個陣地。在上海足球進行一系列整合之后,徐根寶自己重新回到了教練崗位的第一線,對于高洪波在亞洲杯的執教表現,他希望用鼓勵的態度來激勵自己的弟子勇敢前進。
徐根寶:練兵之說沒有錯
“亞洲杯是練兵”,高洪波的這句話被外界揪住,被認為是推卸責任的態度,對此徐根寶表示支持弟子的這種觀點。“我不是現在才說這個話,2007年我們在亞洲杯小組被淘汰的時候,外面也在叫朱廣滬下課,那個時候我就說,亞洲杯畢竟是作為一個國家鍛煉隊伍的比賽,亞洲杯的比賽也就是為了世界杯的。那個時候,鳳凰衛視來采訪我,我和許戈輝都是這么說的。亞洲杯是一個鍛煉,但是現在中國的球迷或媒體,什么比賽都要成績,于是被逼得急功近利。”
徐根寶表示,在國家隊教練這個崗位上,壓力的確很大。四年前的朱廣滬,不可能和足協領導談“鍛煉”,而如今足協敢于擔當這個風險和責任,根寶認為是一種進步也是一個契機。“我們的教練可能是在哪個比賽中就要下課,有些國家,只要他一場兩場比賽打不好,就把教練炒掉。現在足協能夠認識到一種連貫性,這個是好的。亞洲杯的比賽的確和熱身賽完全不一樣,每個對手都是如狼似虎,你第一場開始就要進入角色,所以這樣的實戰很容易發現很多問題,關鍵是怎么解決,解決得好,這樣對于世界杯預選賽是很有幫助的。”根寶認為,用亞洲杯這樣的賽事來做鍛煉,的確代價不小,所以希望高洪波能夠好好利用這樣的機會。“亞洲杯已經這樣了,他要按照自己的路堅持下去,堅持技術、完善打法、增強信心,這樣的代價才不是白費。”
范志毅:主帥不該負全責
師傅如此表態,作為師弟的范志毅也為自己師兄開脫。“現在的國家隊的確問題很多,但不完全是教練的責任,這個位置換上穆里尼奧來也沒用。”
年輕的主帥帶領年輕的球隊上陣,范志毅點評“基本滿意”:“雖然最終的結果不能令人滿意,不過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球員在球場上的精神狀態,尤其第三場是背水一戰,應該說至少在場面上和精氣神上沒有輸給對手。三場比賽就自身在亞洲杯這樣大賽對于鍛煉隊伍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一面,從技戰術他們基本做到了,唯獨在細節上可以做得再精細一點。”
對于國家隊,范志毅還提出兩點。首先是建立“更強的陣容”,“如果國家隊能夠選擇中國最好的球員出戰,而且內部沒有問題,應該說我們可以排到亞洲一流,前六名。”另一方面,就是關于年輕球員的自信問題,小范認為,需要有一個“霸氣”的球員來鼓動球員。“李瑋峰應該回來,這個年紀了應該也成熟了,激勵這些年輕球員很有效。現在球隊看上去欠缺的還是自信,現在小伙子們能在場上發揮出自身的水平,怎樣再能控制好一點,那是必須要付出代價的,可能亞洲杯就是這個代價,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世界杯。當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在平時付出很多很多,我想這批小伙子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對于外界“倒高”的聲音,范志毅希望外界能多一些耐心。“應該給高指導時間,我們也信任他,因為從他接手的第一天,到國足參加亞洲杯這三場比賽,都是有變化的。我想說,請穆里尼奧對中國足球沒有幫助。小高是我們的榜樣,他很敬業,作為年輕教練員需要這樣的敬業精神,包括現在在國奧的黎兵,我們都有溝通,我們以前的一些隊友也在努力,希望繼續為中國足球做出貢獻。”
馮劍明:我有話要說
作為從事足球工作40多年的馮劍明,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是他是一個心中藏不住話的人。對于高洪波和他的球隊,這位元老著實有話要說。
亞洲杯不是拿來鍛煉的
亞洲杯是不是一個鍛煉場,其實是兩種思維邏輯的碰撞,而馮劍明正好是其中否定的一派。
“我認為‘用23人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亞洲杯鍛煉球員’這樣的說法來解釋用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任何一支隊伍中的23人都有各自的特點,在比賽的時候,不可能有同樣的機會。這就像是文工團、京劇團中要有A角、B角,不是每個人都是A角。用鍛煉隊伍來解釋輸球,球迷也不會滿意的。”
在馮劍明看來,亞洲杯本來應該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地方,每年打那么些熱身賽才是鍛煉,如果拿正式賽事作鍛煉,那么熱身賽的存在就沒有什么意義。“既然是一場戰役,一場戰斗,就應該真刀真槍去亮劍,最終打造出一支過硬的隊伍,而不是讓所有人都去鍛煉。”
不出線很正常
“這支球隊不出線很正常。”作為曾經的足協官員,馮劍明的這番論斷顯得無奈。“這當中有高洪波的責任,但總的來,中國足球現在處于一個斷代期,這支球隊不出線并不意外。”
“要說高洪波有沒有責任?當然有。”馮劍明拿第二場和卡塔爾隊的賽事作分析,犀利地進行批判,“從射門次數、跑動距離、控球率等多方數據看,中國隊全面落后,應對措施匱乏,防守隊員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封堵對方的射門球員,證明準備工作不如對手充分,90分鐘內輸球是很正常的,換人是比較大的敗筆。”
隨后,他也談到目前國家隊的困境局面,“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各支國字號球隊全線潰敗,這不是巧合,這是在還賬。”曾經常年負責青少年足球和校園足球的馮劍明,認為足球規律起到了作用,“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王俊生栽樹了,所以我們后來就有2001年那么一出,你看后來的人誰栽樹了?所以現在沒人可用,就那么些人踢球,成績怎么可能好。所以現在都在熱議巴西世界杯有沒有戲,我看懸。而且討論這個沒有意義,你還不如且切切實實為俄羅斯世界杯為卡塔爾世界杯開始培養人才,這個才是有效的。”
鏈接
亞洲一流漸行漸遠
在昨天進行的最后一場亞洲杯1/4決賽中,韓國隊憑借加時賽階段的進球,1:0淘汰伊朗隊晉級四強。至此,亞洲杯半決賽的對陣隨之出爐,日韓兩強將上演東亞區德比,烏茲別克斯坦和澳大利亞則要爭奪另外一個決賽入場券。本屆杯賽賽前被高洪波冠以三流論的國足,距離亞洲幾支頂尖球隊的差距越來越遠。
日韓兩隊的晉級路都很艱苦,日本隊面對東道主卡塔爾,在兩度落后且少一人作戰的情況下實現逆轉,艱難闖入了四強。韓國則是與伊朗隊纏斗120分鐘才分出勝負,憑借小將尹比加蘭的進球加時賽擊敗伊朗拿到了四強的入場券。這是東亞足球的一次巔峰對決。
雖然小組賽未能出線早早打道回府,但不擅硬仗的中國隊勢必將關注本場被稱作東亞德比的半決賽,所謂強者運強,日韓兩隊這些年來的積累已經使得他們在劣勢下仍能夠從容不迫地組織進攻,國足急需從日韓兩個對手身上學習如何在關鍵戰役中堅持戰術套路,憑借實力而非運氣取得翻盤。
另一場半決賽從實力來看,澳大利亞在1/4決賽激戰伊拉克也耗費了太多的體能,年齡成為他們的不利之處,烏茲別克斯坦顯得更有沖擊力。
中國隊本屆杯賽最后栽倒在烏茲別克斯坦隊的腳下,平局離場的方式并未顯得比潰敗更為體面,且看烏隊如何在對陣澳大利亞隊時捍衛更為純粹的亞洲榮譽。
來源:搜狐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