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俊,曾經的甲A聯賽10年最佳裁判,兩度當選亞足聯年度最佳裁判,亞足聯裁判委員會委員……一切的輝煌和榮耀,在一年前戛然而止——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于去年4月被批準逮捕。
19歲便開始足球裁判生涯,1991年成為國際級裁判員,是中國足壇唯一一名執法過世界杯的裁判,是什么原因讓“金哨”變成了“黑哨”?不久前,記者對身陷囹圄的陸俊進行了采訪。
記者:你從事裁判工作時間很長,能具體說說嗎?
陸俊:1959年出生,1988年成為國家級裁判,1991年成為國際級裁判,2004年退役。
記者:裁判是賽場上的法官,對裁判最主要的要求是什么?
陸俊:我理解對裁判的要求有這么幾條:保護運動員,公平競賽,使比賽順利進行。最近幾年,國際足聯又做出新規定,要求裁判要通過執法讓比賽富有觀賞性。
記者:你執法了總共不下200場比賽,輿論曾普遍對2003年上海申花和上海國際隊的比賽存在質疑。賽前發生了什么?
陸俊:那場比賽前兩三天,我到張建強(時任中國足協女子部主任,曾長期從事裁判管理工作)的辦公室,他告訴我,這場比賽我是主裁,讓“關照”一下上海申花隊。
記者:“關照”的意思是什么?
陸俊:就是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不讓申花隊吃虧。
記者:你當時怎么答應他的?
陸俊:我說“我知道了”。他說這句話我就明白了。
記者:當時有沒有金錢的暗示?
陸俊:這個有暗示,如果有贏球,申花隊會有所表示。
記者:那場比賽很重要,當時上海國際積45分聯賽排名第一,申花積43分排名第二。兩隊都想奪冠,又是同城大戰,前三次比賽都是國際隊贏。在比賽中你是怎樣幫助上海申花的呢?
陸俊:因為在眾目睽睽之下,而且有電視轉播,還有慢鏡頭播放,裁判不可能明目張膽去做,只能是態度、嚴厲程度上,盡可能讓被照顧方感覺舒服一些,讓申花隊員感覺到心理上放松,有利于發揮。
記者:能否具體說說怎么把這個度拿捏好?
陸俊:比如上海申花隊球員如果犯規動作比較大,我會提示一下,要是對方隊員我可以不管,他們往往就會越踢動作越大,我該罰就罰了。
記者:有些報道說,如果你向著甲方,有時乙方剛形成進攻時候,你吹他幾次犯規,這個攻勢狀態就變了。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陸俊:你說的是有利犯規掌握上,確實有這種情況。
記者:很多規則都有自由裁量權,松一點緊一點,對球隊的影響大嗎?
陸俊:應該有影響。是潛意識里的東西,壓力之下,人會變形。你自己主觀上想,我沒有去偏袒誰,沒有照顧誰,可能自己認為是公正的,實際上不可能。如果心里很干凈,在判罰的堅決程度上,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