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對中國足球而言無疑是一個大日子:中國足協與萬達集團達成一項3年價值5億元的合作協議。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韋迪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對此評價說,合作領域非常寬闊,合作深度史上未有,這將積極促進經歷掃黑打假的中國足球重新起步。
買斷中超經營權子虛烏有
萬達將要牽手中國足協的新聞此前已多次見諸報端,曾有媒體報道,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將派專業團隊進駐中超公司,萬達30億元買斷中超聯賽經營權,王健林將成為中國足球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
6月15日,中超公司董事長于洪臣就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某一個企業要想買斷中超經營權是不可能的,因為中超是一個由16家俱樂部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這牽扯到16家俱樂部的權益問題。
韋迪同樣對此進行辟謠,他表示,雙方合作只涉及資金方面,不涉及中超經營權的劃分,“如果涉及經營權的話,那就是另一個領域了”,“買斷中超經營權”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王健林將成為中國足球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的說法也是毫無根據的。
萬達監督款項支出 資助足球青少年留學
韋迪坦承,這次合作一是領域非常寬闊,二是合作深度史上未有。雙方的接觸始于去年4月,而進入實質性談判則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協議規定,所有支持項目的款項必須專門用于萬達與中國足協共同確定的內容,為了保證這筆巨資能真正發揮作用,萬達對其使用有建議權和監督權,對支出情況隨時進行審計。
在韋迪看來,合作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在于青少年足球。他表示,萬達將拿出很大一筆資金,專門用于青少年足球人才赴歐留學。這也是中國足協“希望之星”計劃的一部分。
根據“希望之星”計劃,中國足協每年選派100名15至17歲的優秀球員赴歐洲足球發達國家學習足球。從去年開始,足協已與西班牙、德國、法國、匈牙利、葡萄牙、荷蘭、阿根廷、巴西等足球強國達成了向其輸送高水平中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意向,主要形式是“化整為零”地分散到各個俱樂部,進行2到3年的系統訓練和比賽,融入當地的足球文化之中,從而獲得全面的提升。
韋迪表示,每年派100個孩子出去,所需資金龐大,不是一家企業就能吃得動的;所以除了萬達,中國足協還和多家企業合作,“目前大概有四五家”。
韋迪強調了一個原則,“往每個國家最多送二十幾個孩子”,旨在讓孩子們能更深入地融入當地的俱樂部和足球氛圍。
據了解,萬達將與中國足協共同選拔16歲以下的“中國足球希望之星隊”赴歐洲留學,從今年起至2013年,三年分三批共選拔60余人進入歐洲三家頂級足球俱樂部;不集中建隊,而是分散融入到俱樂部青少年隊中進行訓練和比賽。萬達選擇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三個技術型足球國家。
萬達還將贊助全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統一冠名為“萬達廣場杯”,并對優勝隊給予獎勵。
全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自今年啟動,中國足協自掏1200萬元才做成該賽事。
此外,萬達還將贊助國家女子足球隊,冠名中國女足超級聯賽,期望激發國人關注女足運動的熱情。